[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生产新型杀活剂性能评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0511.2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6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生;何北菁;赵婧羽;柏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10 | 分类号: | G01N31/1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生产 新型 杀活剂 性能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生产新型杀活剂性能评价方法,特别是用杀活效率指标在实验室中对新型杀活剂进行筛选和评价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工业实际应用情况,属于高分子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聚丙烯工业化生产大多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杀活剂分解残存的催化剂和活性链,以防止未转化的原料丙烯在后处理过程中继续聚合。发明人在《精细石油化工》,2006,(6):1-3一文中介绍了国内外杀活剂合成和应用情况。
新型杀活剂必须在实验室装置上进行性能评价,才能进入中试和工业化应用。国内外专利已公开了多种新型杀活剂,但对其性能评价只限于从聚合物的外观、熔度指数和腐蚀性等方面定性描述,不具备定量可比性。研究开发方便实用的杀活剂性能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在对丙烯聚合催化剂性能评价时一般采用催化效率的概念。催化效率(e)是指在一定单体浓度和温度下,整个聚合时间内单位主催化剂所能生成聚合物的重量,即:
本发明参照催化效率概念提出了杀活效率概念,杀活效率(De)定义为杀活剂加入前后,与催化剂等量的杀活剂(d)引起的催化效率的降低率,即:
式中,e0是未加入杀活剂时体系的催化效率,单位是g聚合物/g主催化剂;e是加入杀活剂后体系的催化效率,单位是g聚合物/g主催化剂;d是加入催化剂摩尔数与杀活剂摩尔数之比。
若每次测定时催化剂加入量相同,且聚合时间足够长,则
式中,W0是未加入杀活剂时得到聚合物重量,单位是g;W是加入杀活剂时得到聚合物重量,单位是g;d是加入催化剂摩尔数与杀活剂摩尔数之比。
利用杀活效率指标在实验室中对新型杀活剂进行筛选和评价,能够判断杀活剂性能优劣,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工业实际应用情况。
杀活剂性能实验室评价装置是一个自制的配有搅拌器的500ml四口玻璃反应器。用电热套和温度计控制和显示反应器温度,用手动调节阀和压力表控制和显示反应器压力。实验室评价时为实验操作方便选择聚合反应在常压下进行。接真空泵抽除反应器内空气,然后充入高纯氮气,以保证体系处于无氧和无水状态。原料丙烯通过气体分布器引入反应器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先关闭反应器上丙烯阀,打开三通阀使反应器加热抽真空,用高纯氮气置换三次。在氮气保护下从三通阀口分别加入25ml庚烷,0.15ml 20%一氯二乙基铝庚烷溶液(0.20mmol),搅拌均匀后加入0.04ml 3%三氯化钛庚烷悬浮液(0.063mmol)。在室温下搅拌5分钟,使助催化剂一氯二乙基铝(Al(C2H5)2Cl)和主催化剂三氯化钛(TiCl3)混合活化,然后补加300ml庚烷。将反应器加热到70℃,然后通入丙烯气体赶走氮气,维持反应器压力0.1Mpa。4小时后停止聚合反应,关闭丙烯钢瓶总阀,向反应器中加入2ml无水乙醇分解残余催化剂,过滤分离生成的聚丙烯,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后重量为48.2g。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职业大学,未经天津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0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流体压力缸的固定环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