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海毛混纺针织纱及其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0438.9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9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声;胡艳丽;辛浩;郭爱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纺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道平 |
地址: | 300308天津市空港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海毛 混纺 针织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纺领域的纱线及其制造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马海毛混纺针织纱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马海毛为安哥拉山羊毛,其外表很像绵羊毛。马海毛的纤维表面光滑,有蚕丝般的光泽。纤维柔软,毛质轻而有蓬松感,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富有弹性,光泽强,不易毡缩,不起毛起球,洗涤容易等特性。马海毛的皮质层几乎都是由正皮质细胞组成的,因而纤维很少弯曲,对一些化学药剂的作用比一般羊毛敏感,与染料有较强的亲和力,染出的颜色透亮,色调柔和、浓艳,是其它纺织纤维无法比拟的。因此,马海毛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一种高档的毛制品原料。马海毛的缺点是价格比较贵,而目前超细羊毛在性能上已经接近马海毛,而价格又比马海毛便宜得多,所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马海毛的应用。如果马海毛能够实现与其他纤维混纺,则有望扩大其应用领域,拓宽产品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扩大马海毛的应用,降低成本,合理地利用各种纤维的优良的特性,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而提供了一种马海毛混纺针织纱及其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将马海毛与丝光澳毛进行混纺。
本方案的马海毛混纺针织纱为82NM/2,含马海毛60%,丝光澳毛40%。
本方案的马海毛混纺针织纱加工工艺如下:
(1)、前纺工艺:
①毛条回潮时间36小时,使毛条的回潮率达到24%。
②上混梳机(法国GN6),毛条加和毛油,使下机毛条含油量为1%,和毛油比例为:
抗静电剂:油:水:抱合力增强剂=0.5:1:8:1;
所述抗静电剂采用FK-301;
所述油采用SEKBANA4988非离子型和毛油;
所述抱合力增强剂采用CTA-1886B。
③针梳(二道法国GN6)。
④复精梳后(法国PB28)。
⑤针梳机(二道法国GN6)。
⑥头道粗纱机(GN20)。
⑦末道粗纱机(FM-8N)。
(2)、细纱工艺:
欠伸19倍,粗纱机架高度降至最低,机速7000r/min,单纱捻度880T/M,条干不匀率CV值为20.6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后纺工艺:
络筒:意大利半自动络筒机(ESPEPO-E),设有电子清纱器,并采用0.6~0.8Mpa气压捻结,保证单纱汽捻的强力;
并纱:瑞士并纱机(SSM-FM);
倍捻:德国倍捻机(VST-08)。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①实现了马海毛与其他纤维的混纺,为扩宽马海毛的应用领域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②该产品融合了两种纤维的优良特性,同时又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③该产品适于制作高档服装、服饰,具体很大的成本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方案的马海毛混纺针织纱为82NM/2。
原料配比:马海毛60%,细度24um;
丝光澳毛40%,细度15.6um。
本实施例投纺600公斤。具体工艺如下:
(1)、前纺工艺:
①毛条回潮时间36小时,使毛条的回潮率达到24%。
②上混梳机(法国GN6),毛条加和毛油,使下机毛条含油量为1%,和毛油比例为:
抗静电剂:油:水:抱合力增强剂=0.5:1:8:1;
所述抗静电剂采用FK-301,
所述油采用SEKBANA4988非离子型和毛油,
所述抱合力增强剂采用CTA-1886B。
③针梳(二道法国GN6)。
④复精梳后(法国PB28)。
⑤针梳机(二道法国GN6)。
⑥头道粗纱机(GN20)。
⑦末道粗纱机(FM-8N)。
(2)、细纱工艺:采用德国421E细纱机。
细纱机上机对比试纺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纺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纺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0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