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子晶体光纤的耦合方法及其耦合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60299.X | 申请日: | 200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6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璐;胡强高;张玓;江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26 | 分类号: | G02B6/26;G02B6/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镇华 |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子 晶体 光纤 耦合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光子晶体光纤的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第一步:参考待连接光子晶体光纤的具体参数确定其等效模场半径;
第二步:根据待连接光子晶体光纤的具体参数选择对应的扩束透镜(3)与聚焦透镜(3′)元件,进行透镜耦合光路计算,确定一组距离值,用于指导实际的调节过程;
第三步:根据第二步计算出的距离参数,对实际耦合光路进行调节,找到其最小损耗状态,并进行封装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的扩束透镜(3)与聚焦透镜(3′)的焦距之比等于经光子晶体光纤(1)和对应耦合光纤(1′)所传输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之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的所述的扩束透镜(3)的焦距大于聚焦透镜(3′)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的所述的扩束透镜(3)和聚焦透镜(3′)两者的设置距离为两透镜焦距之和,且扩束透镜(3)的后焦点与聚焦透镜(3′)的前焦点重合。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作的光子晶体光纤的耦合装置,包括有光子晶体光纤(1)和对应耦合光纤(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子晶体光纤(1)和对应耦合光纤(1′)两者相对应的一端分别对应固定在第一插针(2)和第二插针(2′)内;在第一插针(2)和第二插针(2′)之间由左至右设置有扩束透镜(3)和聚焦透镜(3′);所述的第一插针(2)与扩束透镜(3)通过套在两者衔接部外周的套筒(4)封装构成准直光路部件(5),所述的聚焦透镜(3′)与第二插针(2′)通过套在两者衔接部外周的套筒(4′)封装构成聚焦光路部件(5′);所述的准直光路部件(5)与聚焦光路部件(5′)又通过套在两者端部外周的套筒(6)封装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作的光子晶体光纤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束透镜(3)与聚焦透镜(3′)的焦距之比等于经光子晶体光纤(1)和对应耦合光纤(1′)所传输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之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作的光子晶体光纤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束透镜(3)的焦距值大于聚焦透镜(3′)的焦距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作的光子晶体光纤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束透镜(3)和聚焦透镜(3′)两者的设置距离为两透镜焦距之和,且扩束透镜(3)的后焦点同与聚焦透镜(3′)的前焦点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作的光子晶体光纤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准直光路部件(5)与聚焦光路部件(5′)之间可放置至少一个具有实光路模场变换作用的光学透镜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作的光子晶体光纤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元件可以采用柱面透镜。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作的光子晶体光纤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束透镜(3)和聚焦透镜(3′)在靠近各自所对应的插针(2、2′)一侧的端面形成有8°的倾斜角,以减少光路的回波损耗。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作的光子晶体光纤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束透镜(3)和聚焦透镜(3′)在靠近各自所对应的插针(2、2′)一侧的端面镀有增透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02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压输入电路
- 下一篇:可同步播放视频信号及音频信号的音像播放系统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