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储油舱的自安装式桶型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0111.1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0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星;杜尊峰;张中华;陈芳;傅明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52 | 分类号: | E02D27/52;B65D88/02;B65D90/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镇华 |
地址: | 300072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储油 安装 式桶型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工程领域海上移动平台桶型基础,特别适用于边际油田的开发。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轻型海上移动平台基本上不配有储油装置,平台采油后需要穿梭油轮频繁来回于油田与陆地之间以实现原油的输送,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增加了油田开发的操作成本,大大降低边际油田的收益性,不利于孤立小油田的开发。同时,在遇到恶劣天气或其他外界不可抗力时海洋表面储油装置极易发生事故,造成原油泄漏,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此外,通常情况下,海上移动平台的桶型基础底部没有进行特殊处理。当平台在较平坦的海床上支立时,传统的桶型基础可以满足要求。但当海床底部出现岩石或较大的起伏变化时,使用一般基础难以实现平台的稳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传统的桶型基础结构进行改造,使桶型基础同时具备储油和自安装的功能,并且提高桶型结构的可靠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储油舱的自安装式桶型基础,包括储油舱、锚筒、立柱、通气管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锚筒上部固定有储油舱,所述储油舱由顶板、双层底板及双层壳体构成,在所述储油舱的顶板上,开有进、出油孔,所述通气管路穿过储油舱的双层底板伸入至锚筒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锚筒下端最好为锯齿型;储油舱最好设有分舱,且各舱壁上最好设置纵横加强结构;所述储油舱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舱,所述的进油孔开设在第一分舱上部的顶板上,第一分舱与第二分舱相邻,第二分舱与第三分舱相邻,直至最后一个分舱与第一分舱相邻,除了第一个分舱和最后一个分舱之间的分舱壁之间密封外,其余分舱壁的下端均开设有连通孔。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
1、桶型基础上部具有一个密闭储油舱,可以满足海上移动平台短期的储油需求,避免穿梭油轮频繁往返带来的操作费用的增加,特别适用于开采渤海区域的边际油田。
2、储油舱由分舱壁间隔成分舱,能提高其结构强度,同时在分舱壁下端开有连通孔,易于原油在舱间流动。
3、储油舱采用双层壳体及双层舱底结构,一旦储油舱内板破损,原油将不会直接流出造成污染,给维修人员增加一定的抢修时间,尽量使损失降到最小;
4、储油舱在安装过程中作为压载舱使用,下部锚筒实现桶型基础的自安装,降低安装成本;
5、桶型基础下部为锯齿状,提高桶型基础可靠性,并满足不同海底土层要求;
6、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构件均为标准构件,无需特殊制造,从而大大节省工程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带有储油舱的海上移动平台桶型基础示意图;
图2储油舱A-A向剖面图;
图3储油舱下端开设有连通孔的分舱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锚筒; 2-储油舱; 3-通气管路(硬管); 4-立柱;
5-双层壳体; 6-双层舱底; 7-顶板; 8-锚齿;
9-加强结构; 10-通气孔; 11-进油孔; 12-出油孔;
13、14、15-下部带连通孔的分舱壁;
16-密闭的分舱壁;17-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的带有储油舱的自安装式海上移动平台桶型基础,由储油舱2、锚筒1、立柱4、通气管路3组成。桶型基础上部具有一个密闭储油舱2,通过分舱壁13、14、15、16,可隔成多个分舱,以达到结构的强度要求。其作用是在空载状态下为桶型基础拖航提供自浮能力;安装阶段可作为压载舱;平台生产阶段通过向舱内注油实现储油功能,节约来往运输成本。储油舱顶板上开有进、出油孔11,12。储油舱为双层壳体5,防止原油泄漏,其中心开孔,以便通气管路3从中穿过,舱底6坐于锚筒的顶盖上。舱壁上设置纵横加强结构。而桶型基础下部为锚筒1,借助通气管路3对筒内排气减压,形成锚顶上下压差,实现吸力贯入。锚筒1的最下端为锯齿状,使桶型基础与海底土层啮合,充分提高了海上移动平台支立时的安全度,同时在桶型基础入泥过程中能够减少摩擦阻力,加快入泥速度。这种带有储油舱的桶型基础与传统的无储油舱的桶型基础相比,其优越性在于可以满足短期的平台储油需求,能够实现自浮拖航、平稳沉放、快速贯入的全过程自安装而不依赖于起重船,并且可用于较复杂的海底。本发明对边际小油田的开发提供了一种经济可靠的平台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0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设备及喷墨印刷方法
- 下一篇:片材输送装置和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