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浓度流化冰的制冰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9977.0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8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飞波 |
主分类号: | F25C1/00 | 分类号: | F25C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镇华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流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浓度流化冰制冰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空间占有率低,效率高,故障率低的高浓度流化冰的制冰系统。
背景技术
冰是水的一种物理状态,在寒冷的冬季,水就会自然冻结成冰。人类用冰进行降温和食物保鲜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诗经》记载,我国三千多年前,就开始用自然冰对食物进行保质、保鲜。十九世纪中叶,近代制冷技术的发明,为人工造冰和自由地利用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冰被广泛用于降温,食物保质、保鲜等领域。自此,各种制冰技术和设备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长久以来,固体冰(如薄片冰、壳状冰、块冰(碎冰)、平板冰和管冰等)制造技术处于统治地位。其制造原理基本上依靠降温使液态的水发生相变而直接冻结成固体冰。其制造工艺简单,原料随处可取,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冰呈现固体状,不具有流动性,其应用的范围和方便性也受到制约。如果冰能向水一样具有流动性,在输送和应用上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尽管现在技术的发展,食物的保鲜、保质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控制适宜的温度和冷冻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制冰的原料一水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处不在,更由于冰具有较高的热焓,无污染等优点,冰是迄今为止用于保鲜,冷藏及蓄冷等最广泛的绿色媒介。中国的淡水资源紧张,缺水常常困扰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如果能直接用海水制冰,必将大大节约我国非常紧张的淡水资源。对于保护环境,有效利用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间占有率低,制冰效率高,故障率低,并可直接用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海水)制得高浓度流化冰的制冰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浓度流化冰的制冰系统,包括有制冷压缩机;通过制冷剂管与制冷压缩机的制冷剂排出口相连通的同轴冷凝换热器;通过制冷剂管与同轴冷凝换热器的另一端口相连通的热力膨胀阀;设置有具有制冷剂入口、制冷剂出口和溶液进入口、流化冰流出口的立式双缸套冰结晶器;所述的立式双缸套冰结晶器的制冷剂出口通过制冷剂管与制冷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相连通,立式双缸套冰结晶器的制冷剂入口通过制冷剂管与热力膨胀阀的另一端相连通。
所述的热力膨胀阀与立式双缸套冰结晶器的制冷剂入口之间还设置有干燥过滤器。
所述的立式双缸套冰结晶器包括有内缸,和套在内缸外侧并与内缸的外壁共同形成有制冷剂蒸发室的密闭的外缸;所述的外缸的上端设置有制冷剂出口,下端设置有制冷剂入口;所述的内缸的上、下两端位于外缸的外部,其下端的底盖上形成有制冰用水的溶液流入口,而上端形成有制成的流化冰的流化冰流出口;在内缸的内部设置有通过固定在内缸外壁上的电机驱动的搅拌装置。
所述的内缸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折流肋片。
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有:在内缸的内部轴向设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内缸的底盖和顶盖上的旋转轴,及交错地设置在旋转轴上的结晶器刮片;所述的内缸的顶盖上设置有通过法兰固定的轴承,旋转轴的上端通过机械密封连接在轴承上,而且旋转轴的顶端伸出顶盖并通过设置在其上的皮带轮及传动带与驱动其旋转的电机连接,所述的机械密封上端设有监视腔和疏导孔。
所述的旋转轴的下端采用水润轴承连接在内缸的底盖上,并通过管帽密封。
所述的结晶器刮片的前端开有流体紊流导流孔。
所述的旋转轴上交错地设置有6个结晶器刮片。
所述的内缸的顶盖和底盖与缸体之间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
本发明的高浓度流化冰的制冰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双缸套冰结晶器,结构紧凑、简单,空间占有率低,制冰效率高,故障率低,易于加工和维修,成本低,无污染。同时,冰结晶器结构还兼有气液分离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双缸套冰结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双缸套冰结晶器的内部搅拌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立式双缸套冰结晶器 2:制冰压缩机
3:同轴冷凝换热器 4:热力膨胀阀
5:干燥过滤器 6:外缸
7:内缸 8:折流肋片
9:流化冰流出口 10:溶液流入口
11:电机 12:传动带
13:轴承 14:O型密封圈
15:底盖 16:水润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飞波,未经王飞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9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