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9975.1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0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马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00 | 分类号: | H02K3/00;H01R4/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恩河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电机 接线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机定子接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体积减小、节省空间,又能节省原材料的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空调器、电冰箱等利用制冷循环系统工作的家用电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压缩机的运动活塞(滚动活塞或往复运动活塞)在电机的带动下将机械能转变为压力能,实现对压缩机气缸内制冷剂的压缩。电机通过在电流磁场作用下相应部件的旋转将电能转换为转动机械能,为压缩机的运转提供动力。因此,电机是压缩机的重要部件,其运转性能直接影响压缩机的功能发挥。
一般来说,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定子和转子分别由硅钢片叠集而成的铁芯构成。单个定子铁芯片为圆环状,由铁芯片叠集而构成的定子铁芯呈圆筒状。转子为圆柱状,转子被直接压入曲轴上并置入定子铁芯的圆筒空腔内,转子与定子之间有空气隙相隔。定子上嵌放有漆包线绕成的绕组,定子绕组在外电源电流通过时产生磁场。转子在有电流通过时,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扭矩并在定子内转动。
压缩机电机所配用的端子壳通过端子将导线固定,再通过引线孔与电源线连接。
如图1~4所示,现有技术的端子1包括端子壳体2,在端子壳体2的一端形成导线部3,在端子壳体2的底部形成导线槽底4,在端子壳体2的另一端形成端部5,在端部5的左侧形成卡线槽6,在卡线槽6的两侧形成卡线槽体7。当导线放置在端子1内之后,用卡钳把端部5和卡线槽体7夹扁,将导线固定在端子1内。
但是,现有技术的电机定子用接线端子,作业性不良,而且容易钩住铜导线,造成断线。既浪费原材料、又多占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减小、节省空间,又能节省原材料的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定子用接线端子,包括端子壳体,在端子壳体的一端形成导线部,在端子壳体的底部形成导线槽底,在端子壳体的另一端的底部形成卡线槽,在卡线槽的两侧形成卡线槽体。当导线放置在端子内之后,用卡钳把卡线槽体夹扁,将导线固定在端子内。
卡线槽可以有多个。
导线部、导线槽底、卡线槽,端子壳体和卡线槽体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取消了端子右端的端部,体积减小,节约了原材料,同时也减少了占地空间,提高了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的主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的俯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的左视图。
其中:
1端子 2端子壳体
3导线部 4导线槽底
5端部 6卡线槽
7卡线槽体 10端子
11端子壳体 12卡线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进行详细说明:
在附图中,相同的零部件使用相同的标号。
如图5~8所示,本发明的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10,包括端子壳体11,在端子壳体11的一端形成导线部3,在端子壳体11的底部形成导线槽底4,在端子壳体11的另一端的底部形成卡线槽6,卡线槽6可以有多个。在卡线槽6的两侧形成卡线槽体12。
导线部3、导线槽底4、卡线槽6,端子壳体11和卡线槽体12一体成型。
当导线放置在端子10内之后,用卡钳把卡线槽体12夹扁,将导线固定在端子10内。
本发明的压缩机电机用接线端子,取消了端子右端的端部,体积减小,节约了原材料,同时也减少了占地空间,提高了作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99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能产生系统及其装置
- 下一篇: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层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