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乳化燃料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9932.3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2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生;周福生;马淑华;李汉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31/08 | 分类号: | C10G3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燃料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更确切的说是一种采用地沟油生产复合脂肪酸酰胺乳化剂来制备微乳化燃料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私家轿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但随之而来的大气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目前,我国约70%的公交车尾气超标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城市空气中60%的CO、50%的NO、30%的HC污染由车辆尾气排放所致。实测结果表明,大约有15%的燃油以CO和HC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另外,随着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石油危机开始出现,燃料油掺水技术获得各国政府的重视。
从90年代中期,地方政府就联合发文,严格控制地沟油的任意流通。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受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分子非法从下水道和泔水中提取垃圾油,并作为食用油低价销售。垃圾油极不卫生,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属非食用油。一旦食用,将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如果流入市场进入餐桌,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若不进行处理,流向江河则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不过如果管理得当,地沟油可作为化工原料予以利用,如加工制作生物柴油、洗涤用品等。
生物柴油概念是1895年由德国工程师鲁道夫(Dr.Rudolf)提出的,是指利用各类动植物油脂为原料,与甲醇或乙醇等醇类物质经过脂交换反应改性,使其最终变成可供内燃机使用的一种燃料。20世纪70年代全球陷入能源危机以后,生物柴油的研制更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能源的缺乏,许多国家也对乳化柴油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研究证明,乳化燃料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节能降污石油替代品,发达国家研究起步较早,且效果显著。欧美及日本市场应用的是乳化产品,属水包油型的乳化油(O/W)。乳化油的外观呈乳白色,主要用于交通、电力发电等。该项技术在南美、墨西哥、菲律宾等国家普遍推广使用。我国近年也对乳化油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取得了可喜进展,研究报道和专利达百种。但由于存在乳化剂价格高、乳化油可逆性差、发动机启动困难、乳化设备使用要求高、燃机需要改造等原因,限制了乳化柴油在国内的推广应用。但是更加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乳化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柴油经乳化后,乳白色改变了油品外观颜色;2)稳定性差,保存期短;3)不能与柴油通用,难以作为柴油周转;4)乳化成本高。
由于生物柴油燃烧排放的废气不含硫氧化物,排出颗粒物量也大大低于矿物柴油,所以在环境特性方面优于矿物柴油,具有良好的排放性能;但由于缺少较好的酯交换、乳化等废油脂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目前的地沟油大多低级利用于肥皂制造。能否从二次能源开发入手,用地沟油或酸油制备乳化剂,进而配制高热值低排放的乳化燃料油呢?如果可能,既解决了流动源的污染问题,又为固体废物-地沟油的管理提供了关键技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基于上述目的,研究探索利用地沟油或酸油制备乳化剂,进而配制高热值、低排放的乳化燃料生物柴油、解决流动源的污染问题是当前环境治理领域十分重要的任务。
我国的乳化燃料油开发尚处于研发和试用阶段,大部分都在乳化技术方面进行攻关,有些技术产品也已在部分地区试用(如:大庆、吉林、大港、辽河等油田)。但因外观是乳白色与柴油外观相差甚远,意识障碍导致产品很难在流通领域推广。在乳化油品市场方面,由于缺乏规范的技术指标,有些不法分子用一些腐蚀性的化工原料调制乳化柴油,给消费者带来损害。从技术方面,国外的乳化技术已很成熟,并已在大面积应用;但微乳化技术只有美国处于试用阶段,尚无产品上市。本发明针对乳化技术缺点多、地沟油缺乏资源利用技术、乳化油品缺少规范的现状,旨在研制微乳化技术与产品,为规范乳化油产品提供技术支持。研制出的微乳化燃料油可与国标柴油通用,尾气消减率经环保局尾气检测达30%—60%。经查新,国内外尚无和本发明相同的技术内容公开发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地沟油制备复合脂肪酸酰胺型乳化剂,同时提供制备微乳化燃料油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乳化燃料油,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柴油76%-84%,乳化剂8%-12%,水8%-12%;该微乳化燃料油粒径为0.1-2um。
本发明所述的微乳化燃料油包括A、B、C型三种型号:其中柴油:乳化剂:水的质量比分别为:A型76:12:12;B型80:10:10;C型84:8:8;其中A型燃料油适用于各种燃烧器,B型燃料油适用于货运车、公交车,C型燃料油适用于农用机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9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