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晶体茶多酚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9436.8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济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G17/00 | 分类号: | C07G17/00;C07D311/6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022天津市和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体 茶多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提取物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稳定性强、纯度高的绿茶提取物。
背景技术
茶多酚是一种从茶叶中分离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由30多种含酚基的物质组成,其主要成分有花色素、酚酸、黄铜和多种儿茶素。相关的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如下一系列的药效:(1)抗肿瘤、抗突变和防治癌症;(2)增强微血管韧性、降低血糖和血压,预防肝硬化和冠状动脉粥硬化;(3)对病原和病毒的生长有抑制作用;(4)缓和肠胃紧张,有防炎止泻和利尿作用;(5)促进微生物C的吸收、防治坏血病;(6)抗脂质过氧化,对衰老有调控效应;(7)抗解金属盐中毒和生物碱中毒。由于上述的多种药效,茶多酚常用作制备多种药物的原料。除此之外,茶多酚还可广泛用于食品的抗氧化和皮肤护理以及保健仪器等领域。目前全国有很多厂家提取茶多酚,但均为各种不同着色的粉末状,这些产品其抗氧化流活性较差,受热时易发生氧化,聚合和缩合等反应。虽然刚出品时茶多酚含量可达90%以上,但三个月过后就每个月以10%的速度氧化,因其产品自身氧化问题难以解决,所以不能做成单方制剂产品使用,只能作为食品添加剂或复型剂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的稳定性在十年以上,纯度在95%以上的微晶体茶多酚。
本发明微晶体茶多酚,具有如下物化性质:
(1)外观:浅黄色、白色、浅绿色或浅茶色;
(2)性状:微晶体,X-射线衍射峰D值为5.9566和3.6988;
(3)纯度:95%以上;
(4)呈涩味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酸乙酯;耐热性稳定,小于150℃温度条件下不分解;酸性条件下不分解;有吸湿性。
茶多酚具有如下一系列的药效:(1)抗肿瘤、抗突变和防治癌症;(2)增强微血管韧性、降低血糖和血压,预防肝硬化和冠状动脉粥硬化;(3)对病原和病毒的生长有抑制作用;(4)缓和肠胃紧张,有防炎止泻和利尿作用;(5)促进微生物C的吸收、防治坏血病;(6)抗脂质过氧化,对衰老有调控效应;(7)抗解金属盐中毒和生物碱中毒。现有产品为各种不同着色的粉末状,这些产品其抗氧化流活性较差,受热时易发生氧化,聚合和缩合等反应,在实践中无法实现上述多种药效。本发明是一种稳定性在十年以上,纯度在95%以上的微晶体茶多酚,可以做成单方制剂产品使用并实现上述多种药效。
本发明微晶体茶多酚,因其纯度高、稳定性强,可做成单方制品。单方制品茶多酚降脂胶囊(具体组成为50%微晶体茶多酚和50%乳糖)于高血脂患者,每日服用相当600mg微晶体茶多酚的茶多酚降脂胶囊,一至二个疗程(每疗程2个月)总胆固醇可趋于正常。
使用微晶体茶多酚经动物实验证明:肝癌每日以0.645g/kg剂量灌胃给药1次,7天有效率达41.7%(P<0.001);肺癌每日以500mg/kg隔日给药1次,共13次,有效率达40.6(P<0.01)。
用微晶体茶多酚对阻黄病人提供抗氧化肝保护治疗的课题研究,利用茶多酚的抗氧化功能,对抗阻塞性黄疸肝脏的脂质过氧化过程,保护肝功能,提供对阻黄病人提供抗氧化肝保护治疗的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X-射线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具有如下物化性质:
(1)外观:浅黄色、白色、浅绿色或浅茶色;
(2)性状:微晶体,X-射线衍射峰D值为5.9566和3.6988;
(3)纯度:95%以上;
(4)呈涩味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酸乙酯;耐热性稳定,小于150℃温度条件下不分解;酸性条件下不分解;有吸湿性。
图1是本发明X-射线衍射图,使用仪器型号为(日本)Dmax 2500,测试条件为(Cu)40KV 100mA,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济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济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9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