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式扭力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9419.4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6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智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智庆 |
主分类号: | B25B23/14 | 分类号: | B25B23/14;B25B13/46;B25B1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扭力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式扭力工具。
背景技术
如图4、5、6所示,为现有的扭力工具,其中图4为衬套71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棘齿轮72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该棘齿轮72组设于该衬套71内之后的剖视图,其中该衬套71具有数个棘齿711、一内孔712与一内螺纹段713,而该棘齿轮72是置于该衬套71的内孔712中,并于该棘齿轮72外周套设有一弹簧721,并以一螺帽722与该衬套71的内螺纹段713作螺设,借此该螺帽722可进一步抵压该弹簧721使其压缩,而受压的弹簧721进而抵压该棘齿轮72使各棘齿723与该衬套71的各棘齿711啮合,其主要是借由弹簧721受该螺帽722压缩的程度而作为此扭力工具的扭力值输出指标,其中,该弹簧721压缩程度高代表其对棘齿轮72的各棘齿723与衬套71的棘齿711提供较大的啮合力量,故扭力值高;反之,其提供的啮合力量降低,则扭力值低。
然而,因为其所利用的组件为弹簧721,而弹簧的压缩程度恐难以有明确量化的标准可依循,若是想从外界去观察装设于该衬套71内部的弹簧721其受压程度更是困难;并且,弹簧在经常使用下恐有弹性疲劳而松弛的问题,也都会造成其扭力输出值产生更大的误差;此外,若欲使扭力工具能提供更大的扭力输出值时,有时得使用线径较粗大的弹簧,如此,势必要增大该衬套71内孔712于横向与纵向上的尺寸,实是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调式扭力工具,借由调整弹片的数量来调整扭力工具的扭力输出值,进而达到扭力输出量化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其顶部具有一上开口,该上开口处的本体内周壁环设有一内螺纹段,该本体近底部的内周壁沿径向朝内环设有一第一挡部,该第一挡部围绕有一下开口,该上、下开口之间设有一容置空间;一第一驱动轮,具有一大径段与一小径段,该小径段直立设于该大径段底部中央处,且该大径段外周与该小径段外周间设有一第二挡部,该大径段中央垂向设有一小径通孔,该小径段自底部中央垂向设有一与该小径通孔相通且大于该小径通孔的套接孔,且该第一驱动轮外周缘于顶部环设有一第一棘齿部,该第一驱动轮设于该本体的容置空间内,其中该小径段是穿过该本体的下开口,并以该大径段的第二挡部底面抵接于该第一挡部的顶面,而该第一棘齿部是朝向该本体的上开口;一第二驱动轮,是于中央位置垂向设有一预定形状的贯孔,该第二驱动轮底部设有一环绕该贯孔的第二棘齿部,且该第二驱动轮设于该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第二棘齿部与该第一棘齿部相互啮合;一连接组件,其具有一板体与一预定形状的杆体,该杆体是直立设于该板体的中央,且该连接组件以其杆体自该本体底部依序穿过该第一驱动轮的小径通孔与该第二驱动轮的贯孔并穿伸至该本体近顶部处,并以该板体卡设于该第一驱动轮的套接孔中,而该杆体的外周形状与该第二驱动轮的贯孔相匹配而连动该第二驱动轮,且该杆体可于该第一驱动轮的小径通孔中自由旋动;至少两弹片,各该弹片其中一面是一凸面,另一面是一凹面,该凹面包围有一压缩缓冲区,该凹、凸面的周缘间形成一环形的抵接面,各该弹片中央具有一贯穿该凹、凸面的穿孔,该穿孔供该连接组件的杆体穿伸,使该两弹片间以该抵接面相互抵接,且该两弹片中的一弹片的凸面是抵接于该第二驱动轮顶面;一封盖,该封盖底部设有一凸部,该凸部底部中央有一预定形状的卡固孔,该凸部外周壁设有一外螺纹段,该外螺纹段与该本体内螺纹段相螺接,供该封盖设置于该本体顶部,且该卡固孔是与该杆体顶部相配合组设,且该两弹片中的另一弹片的凸面是抵接于该封盖凸部的底面;据此,旋动该本体而可同时带动该封盖转动,并由该封盖凸部的卡固孔与该杆体的卡固限位关系而带动该杆体转动,且借该杆体与该贯孔间的形状匹配关系,可带动该第二驱动轮转动,并借该第一、第二棘齿部间的啮合传动关系,带动该第一驱动轮转动,并借该小径段将驱动力传递出,且该第二驱动轮带动该第一驱动轮同向旋动而作力量传递驱动,并借调整各弹片的数量而可量化输出扭力值,且该第二驱动轮与该第一驱动轮间为反向旋动时是非力量传递驱动的状态。
前述的可调式扭力工具,其中第一棘齿部具有数个第一垂向齿面与数个第二斜向齿面,而该第二棘齿部具有数个第三垂向齿面与数个第四斜向齿面,且各第一、第三垂向齿面是相互抵接,供该第二驱动轮以同向方式将旋动力量传递于该第一驱动轮,且该第二驱动轮是借该第二、第四斜向齿面的设计而可相对该第一驱动轮作反向旋回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智庆,未经谢智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9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