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愈伪麻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58370.0 | 申请日: | 2007-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2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龙;刘欢;刘衡;阎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药物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1/485 | 分类号: | A61K31/485;A61K9/22;A61K47/38;A61P11/02;A61P11/10;A61P11/14;A61K31/137;A61K31/0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广迅 |
| 地址: | 300193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美愈伪麻缓释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美愈伪麻缓释制剂的 剂型组成及其该制剂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伤风、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感冒 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和流行性感冒(流感),后者的传染性强,传 播迅速。流感是由很多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黏膜的急性感染。 感冒的发病较急,全身症状常有发热、头痛、畏寒、疲乏无力等;局部常 伴有流涕,流泪,喷嚏,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和咳嗽,多痰。对于感 冒(包括流感)目前尚无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对感冒的治疗主要是解除 鼻充血、减少鼻分泌物、减轻发热头痛等症状。目前,还没有一种单方药 能解决所有这些症状。因此,才有了许多以解热镇痛药、减轻鼻充血药、 镇咳药、祛痰药以及抗组胺药为最常用组成成分的复方制剂。本申请人研 制的复方缓释片处方中有:鼻黏膜血管收缩药—盐酸伪麻黄碱,中枢性镇 咳药—氢溴酸右美沙芬,祛痰药—愈创木酚甘油醚。
通过药效,毒理试验发现这三种药组方在相互作用上未见明显的拮抗 和协同作用,其毒性未见明显的增强和减弱。而药效方面,各种药理作用 相互间也无明显的增强和拮抗现象。各自表现出特有的作用,相互间无明 显的影响,而各药单用时作用较单纯,复方制剂则可使其应用范围更为广 泛,有利于改善痰,咳,喘等症状常常并存的呼吸道疾病。
与该复方制剂组成成份相同的产品国内外研发情况如下:国内目前上 市的有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丽珠咳乐”(美酚伪麻片),口 服成人每次1-2片,每日3次;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雷登泰口 服液”(愈麻沙芬口服液),成人口服每次10ml,每日3-4次。目前,我 国尚无这三种药物组成的复方缓释制剂上市,为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日用 药次数及胃肠道副作用、方便临床用药,开发了美愈伪麻缓释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美愈伪麻缓释片剂,该缓释片剂以羟丙甲纤维素和/ 或乙基纤维素和/或聚丙烯酸树脂类和/或聚羧乙烯类和/或海藻酸的可溶性 /不溶性盐类为缓释材料,这些缓释材料可以是羟丙甲纤维素例如内含羟丙 甲纤维素(HPMC)的各种商品如各种规格的美多秀(Methocel),乙基 纤维素例如内含乙基纤维素(EC)的各种商品,聚丙烯酸树脂类例如内含 聚丙烯酸树脂II、III类或类似物如各种规格的丙烯酸树脂(Eudragit)。其 它辅料为粘合剂(固含量0.5%~1.5%):可以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 甲纤维素、淀粉浆、糖浆、糊精、胶浆或它们的混合物;稀释剂(用量一 般为按制剂总重量计1.2%~2.2%):可以采用乳糖、淀粉、蔗糖、预胶化 淀粉、微晶纤维素、糊精、甘露醇、山梨醇、硫酸钙或它们的混合物;润 滑剂(用量一般为按制剂总重量计0.3%~1.0%):可以采用硬脂酸镁、硬 脂酸钙、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镁、十二烷基硫 酸钠或它们的混合物;助流剂(用量一般为按制剂总重量计0.5%~2.0%): 可以采用微粉硅胶,滑石粉;润湿剂(用量一般为按制剂总重量计15%~ 30%):可以采用乙醇、乙醇水溶液、水;包衣剂(增重2%~4%):可以 采用羟丙甲纤维素、滑石粉、二氧化钛、聚乙二醇、丙二醇、乙醇水溶液 或它们的混合物。制备工艺采用分别制粒或隔离投料方法避免颗粒干燥时 的低共熔现象。
三种药物与所选辅料的组合物压片后能够得到理想的释放曲线,使得 三种药物体内,外释放的相关性良好。从而能够用体外释放曲线预测体内 释放的情况。最佳辅料的组合物组成则需要通过正交试验或均匀试验优选 得到。具体缓释材料的用量为:羟丙甲纤维素15000厘泊用量为按制剂总 重量计16%~25%;羟丙甲纤维素4000厘泊用量为按制剂总重量计18 %~28%;乙基纤维素用量为按制剂总重量计15%~20%;羟丙甲纤维素 4000厘泊与羟丙甲纤维素50厘泊比例可在10:1间变化,最好选在6:1 (羟丙甲纤维素4000厘泊与羟丙甲纤维素50厘泊总量为按制剂总重量计 14%~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药物研究院,未经天津药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8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