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炉的波导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7631.7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4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2 | 分类号: | F24C7/02;F24C7/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炉 波导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炉,特别是涉及向烹调室的内部引导微波的微波炉用波导管的结构。
背景技术
微波是一种高频波,以每秒24亿次的速度变换,引起水分子的高速度运动,使水分子互相摩擦产生热量,以达到对食物加热的目的,可以同时对食物的内外进行加热,因此微波在很多种食物的烹饪上得到广泛应用。
微波炉内使用微波加热烹调物,通过磁控管产生微波,经过波导管将微波引入到烹调室的内部。如图1所示,腔体1在微波炉的内部起到框架作用,在腔体1的内部形成有进行烹调的烹调室3,在腔体1的一侧设有电控室5,电控室5内设置有电控部件。腔体1由前面板1f、下部板1b、后面板1r和上部板(未图示)构成。前面板1f形成腔体1的前面,并且具有烹调室3的入口。下部板1b形成烹调室3的底面和两侧面。后面板1r形成烹调室3和电控室的背面。上部板形成烹调室3的上面。在烹调室3内使用微波加热烹调物,磁控管7产生微波,磁控管7设置在电控室5内。磁控管7产生的微波由波导管9将其引入到烹调室3的内部。波导管9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波导管。现有波导管的出口一般设置在烹调室3的顶部、烹调室3的下部或烹调室3的侧壁。在波导管9上设有磁控管插入口9’,磁控管插入口9’可以插入磁控管7的天线,天线可以使微波照射到波导管9的内部,通过波导管9内部的微波通路传递到烹调室3内,波导管9具有一个倾斜的顶壁和U型下壁,且U型下壁比倾斜的顶壁短,并平行于天线。但现有的波导管存在以下缺点:微波通过天线照射在波导管9内时,由阻抗匹配图上可以看到,微波的反射系数较大,接近1,这样就会有很多的微波能量反射回磁控管,使磁控管发热,极易导致磁控管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减小微波反射系数的微波炉用波导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微波炉的波导结构,包括磁控管插入口,一个倾斜顶壁和U型下壁,且U型下壁比倾斜的顶壁短,并平行于天线;所述倾斜的顶壁上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为“井”字形方格排列,并且与所述倾斜的顶壁边缘平行,所述凹槽的底部为圆弧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波导管的倾斜顶壁设置的横、竖垂直的凹槽,减少了部分微波能量返回磁控管,有效改善了磁控管热量的回授聚集,延长了磁控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微波炉主要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微波反射阻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波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微波反射阻抗示意图。
图中:
10.波导管 11.磁控管插入口 12.顶壁
13.下壁 1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技术特征在以下不再赘述: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微波炉的波导结构,包括磁控管插入口11,用于将磁控管的天线插入到波导管10的内部,一个倾斜顶壁12和U型下壁13,且U型下壁13比倾斜的顶壁12短,并平行于天线,波导管10在其内部形成有引导微波的通路,使在电控室的磁控管上产生的微波可以通过波导管的出口传递到烹调室的内部,所述波导管10倾斜的顶壁12上设有凹槽14,凹槽14可以对微波进行反射,通过微波反射阻抗示意图可知反射系数为0.75左右。所述凹槽14为“井”字形方格排列,并且与所述倾斜的顶壁12边缘平行,所述凹槽14的底部为圆弧形状。
综上所述,本发明由于在波导管的倾斜顶壁设置的横、竖垂直的凹槽,减少了部分微波能量返回磁控管,有效改善了磁控管热量的回授聚集,延长了磁控管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76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