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盐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藻类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57543.7 | 申请日: | 2007-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肖羽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含盐 富营养化 景观 水体 藻类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含盐富营养化景观水体除藻的方法。具体而言,是一种有效去除高含盐景观水体中藻类、控制藻类生长,并长期保持景观水体水质的人工湿地与生物栅的优化组合集成的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藻类控制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富营养化是再生水作为娱乐性、观赏性人工水体功能最大的障碍,也是景观水体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景观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后,除藻则成了摆在面前的课题。因为除藻可以使水体的透明度增加,恢复景观水体的景观功能;藻类的去除可以帮助景观水体由浊水稳态向着清水稳态转化,从而增强水体自净功能,恢复景观水体的生态功能。本发明就是针对于高含盐景观水体除藻问题,而将人工湿地和生物栅技术进行集成的一种高含盐景观水体水除藻工艺系统。
查阅国内外文献,本发明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含盐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除藻方法。它是采用人工湿地和生物栅技术进行集成的一种除藻优化组合工艺与高度集成处理系统,能使高含盐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水质恢复,增强水体自净功能和恢复景观水体的生态功能,从而消除水中的富营养化,解决高含盐景观水体的除藻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人工湿地和生物栅技术进行优化集成的一种除藻组合工艺系统,其主要处理过程如下:
(1)先将景观水进入在景观河道中以香蒲、美人蕉、龙须眼子菜、和三棱草构建的表面流人工湿地进行处理。人工湿地以碎石为底,碎石层厚度为10cm,各种植物的栽种密度为:美人蕉和香蒲30cm×30cm/株,三棱草30cm×30cm/束(每束2~4棵),龙须眼子菜5g/L计,水力停留时间为5~10d。经过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后,大部分悬浮物颗粒、BOD5、CODcr、TP等被有效除去。
(2)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的出水再进入生物栅内处理。生物栅内架设生物栅填料,以不锈钢架为骨架,将生物栅上下固定于骨架上,生物栅的应用量为12cm/L,水力停留时间为3~10d。经过生物栅处理后,BOD5、CODcr、TP等被生物有效除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处理前后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从400ug/L左右降至9.2ug/L,并且水体中营养盐也有较大程度的去除;
2)系统维护费用较低,不需要能耗,对于藻类的去除不具有选择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例1
在一高含盐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水的景观河道中按上述方法构架人工湿地和生物栅技术集成系统。景观河道河水水质为:TN 13.01mg/L,TP 0.66mg/L,NO3--N 10.94mg/L,NH4+-N 0.30mg/L,可溶性磷0.10mg/L,CODMn11.79mg/L,总矿化度5569mg/L,藻类以蓝藻和绿藻为主。经过人工湿地和生物栅技术集成系统处理后,出水叶绿素a的浓度降为10.5ug/L,有效提高了水体的透明度,减少了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
实例2
在一高含盐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水的景观河道中按上述方法构架人工湿地和生物栅技术集成系统。景观河道河水水质为:TN 17.8mg/L,TP 0.93mg/L,NO3--N 11.45mg/L,NH4+-N 0.56mg/L,可溶性磷0.19mg/L,CODMn 13.4mg/L,总矿化度7761mg/L,藻类以蓝藻和绿藻为主。经过人工湿地和生物栅技术集成系统处理后,出水叶绿素a的浓度降为11.4ug/L,有效提高了水体的透明度,减少了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7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