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精度模拟/数字转换方法及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57413.3 | 申请日: | 2007-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2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林凌;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M1/20 | 分类号: | H03M1/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镇华 |
| 地址: | 300072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模拟 数字 转换 方法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尤其是一种可以高精度模拟/数字转换方法及电路。
背景技术
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在各种工业测控系统、仪器仪表和科学研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很多人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数据采集系统:例如王立欣等设计的发明专利(基于CPLD和SDRAM的高速大容量数据采集系统,申请号CN200410043813.5)和王谷音等设计的发明专利(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装置,申请号CN89106196.7),等等,但上述设计只能得到设计中所采用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 DigitalConvertor,ADC)的精度。
虽然现有的∑-Δ型模拟/数字转换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可达24位,但其速度较慢,不能满足较高速度场合的要求。∑-Δ型模拟/数字转换器不能在保证高精度情况下实现高速度,其原因在于仅仅采用了一位的模拟/数字转换器与数字/模拟转换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器件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模拟/数字转换方法,并提供一种采用此种方法的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过采样原理,充分利用模拟/数字转换器的速度,从而实现高精度的数据采样。本发明的高精度模拟/数字转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种高精度模拟/数字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将被转换模拟信号与一种伪随机高频扰动信号叠加并输入到积分器;
(2)将积分器的输出信号送到一种n位模拟/数字转换器进行模拟/数字转换得到数字信号;
(3)将该数字信号输入到微处理器进行下抽样滤波处理,获得比所述的n位模拟/数字转换器本身精度更高的高精度数字信号,并输出至一种n位数字/模拟转换器和微处理器;
(4)将所述的n位数字/模拟转换器的输出信号反馈到积分器的输入端。
上述的转换方法中,伪随机高频扰动信号最好为锯齿波、三角波。伪随机高频扰动信号可以是由555电路或运算放大器生成的模拟信号,也可以是由微控制器给出的数字信号,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后得到的模拟信号。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高精度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包括伪随机高频扰动信号产生电路,积分器,n位模拟/数字转换器、n位数字/模拟转换器、微处理器,其中,
积分器的输入端与伪随机高频扰动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相以及n位数字/模拟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相连,所述积分器的输出端接到n位模拟/数字转换器的输入端;
n位模拟/数字转换器输出端分别连接到n位数字/模拟转换器和微处理器;
微控制器用以实现对所述的n位模拟/数字转换电路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下抽样滤波处理,获得比所述的n位模拟/数字转换器本身精度更高的高精度数字信号,并用以控制整个电路。
同样地,伪随机高频扰动信号产生电路可以由555电路或运算放大器构成,也可以由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的n位数字/模拟转换器构成。伪随机高频扰动信号最好为锯齿波、三角波。
微控制器是单片机、或是ARM、或是DSP、或是CPLD、或是FPG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比现有∑-Δ型A/DC高得多的数据输出速率,而且也可以大大高于电路本身所用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分辨率,或大大高于现有中、高速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分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
101为积分器 102为n位数字/模拟转换器 103为n位模拟/数字转换器 104为微控制器 105为锯齿波、三角波或其他伪随机高频扰动信号产生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积分器101将被测信号、n位数字/模拟转换器102的输出信号与伪随机高频扰动信号产生电路105输出的锯齿波、三角波或其他伪随机高频扰动信号相加后输出给n位模拟/数字转换器103,n位模拟/数字转换器103将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后经过微处理器104的处理(下抽样滤波)就能够得到高精度的数字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7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交换的双台系统
- 下一篇:非晶碳纳米管的大规模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