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57387.4 | 申请日: | 2007-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马淑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7/02 | 分类号: | F24C7/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学欣 |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炉,特别是涉及一种外观更加美观的微波炉。
背景技术
通常,微波炉是一种以大约每秒2450MHz的微波作为加热源,通过破坏食物中的分子排列,从而利用分子间产生的摩擦热来加热食物的装置。图1为已有技术的微波炉结构立体图。图2为图1示出的微波炉中炉门正向结构立体图。图3为图2中的炉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中A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这种已有技术的微波炉主要包括:构成微波炉顶面、底面、两侧面及背面外部结构的外部箱体1;设置在外部箱体1的内部一侧,可在其内设置的转盘5上放置待烹调食物的加热腔体2;图中未示出的设置在外部箱体1内部的另一侧,其内安装有能够产生微波的磁控管、高压变压器及风扇等各种电子元件,且前端设有能够控制微波炉运行的控制面板3的电控室7;和设置在外部箱体1的前端面且可选择性开闭加热腔体2的炉门4;所述的炉门4主要由炉门框架6、玻璃7及不锈钢门嵌板8组成,其中玻璃7覆盖在炉门框架6的前端面开口处,而门嵌板8则安装在炉门框架6的前端面边缘部位,从而使炉门4的外形更加美观。但是这种已有技术的微波炉存在下列问题:如图4所示,所述的门嵌板8的内侧边沿9是从其正面边缘向后倾斜弯折而形成,由于其所用的不锈钢材料较薄,因而内侧边沿9处的强度较差,所以使用一段时间后该部位就会因外部的原因而引起翘曲变形,这样无疑将会影响产品的美观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嵌板的弯折处强度好,因而该处不会出现翘曲变形,从而使产品的外形更加美观的微波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微波炉包括构成微波炉顶面、底面、两侧面及背面外部结构的外部箱体;设置在外部箱体的内部一侧,可在其内设置的转盘上放置待烹调食物的加热腔体;设置在外部箱体内部的另一侧,其内安装有能够产生微波的磁控管、高压变压器及风扇,且前端设有能够控制微波炉运行的控制面板的电控室;和设置在外部箱体的前端面且可选择性开闭加热腔体的炉门;所述的炉门主要由炉门框架、玻璃及不锈钢门嵌板组成,其中玻璃覆盖在炉门框架的前端面开口处,而门嵌板则安装在炉门框架的前端面边缘部位;所述的门嵌板的内侧边沿是从其正面边缘向后倾斜弯折延伸,然后再反向弯折延伸而形成。
所述的内侧边沿上反向弯折段的长度小于倾斜弯折段的长度。
本发明提供的微波炉是将其炉门上炉门框架的内侧边沿由单层结构改成双层结构,这样就能够增大该部位的强度,因此可以消除因外部原因而在该部位引起的翘曲变形,从而能够使微波炉的外观长久如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的微波炉进行详细说明。与已有技术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对其进行的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的微波炉结构立体图。
图2为图1示出的微波炉中炉门正向结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的炉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微波炉中炉门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及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微波炉包括构成微波炉顶面、底面、两侧面及背面外部结构的外部箱体1;设置在外部箱体1的内部一侧,可在其内设置的转盘5上放置待烹调食物的加热腔体2;图中未示出的设置在外部箱体1内部的另一侧,其内安装有能够产生微波的磁控管、高压变压器及风扇,且前端设有能够控制微波炉运行的控制面板3的电控室7;和设置在外部箱体1的前端面且可选择性开闭加热腔体2的炉门4;所述的炉门4主要由炉门框架6、玻璃7及不锈钢门嵌板18组成,其中玻璃7覆盖在炉门框架6的前端面开口处,而门嵌板18则安装在炉门框架6的前端面边缘部位;所述的门嵌板18的内侧边沿19是从其正面边缘向后倾斜弯折延伸,然后再反向弯折延伸而形成。所述的反向弯折段的长度小于倾斜弯折段的长度,这样既可以增加内侧边沿19的强度,而且材料的用量不会增加过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73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