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SiO2分析仪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57355.4 | 申请日: | 2007-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3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叶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宝荣 |
| 主分类号: | G01N21/09 | 分类号: | G01N21/09;G01N21/15;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丽 |
| 地址: | 300222天津市河西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sio sub 分析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仪器技术,特别涉及改进的SiO2分析仪器。
背景技术
在国标规程中,对sio2的分析及测量多年来一直沿用在酸性溶液中钼酸铵或钼酸钠,与水中硅生成黄色硅钼络合物,用1-氨基、2-萘酚、4-磺酸(简称1、2、4酸)还原剂把硅钼络合物还原成硅钼蓝、用硅酸根分析仪测定其含硅量,其反应为:
4MoO2-4+6H+→MO4O2-13+3H2O
H2SiO4+3MoO2-13+6H+→H2[Si(Mo3O10)4]硅钼黄+3H2O
H4[Si(Mo3O10)4]+2→H6[H2SiMo12O10]+2
目前,国内外的测试sio2的仪器都是如此,如美国SWAN、德国AQUACON、英国ABB,国内北京华电、华科仪、北京排云、核工业部五所等,但是目前使用最好的是法国POLYMETRON9210硅表,在2004年引进我国,至今已有三年多历史,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全国新上了一大批大型机组,由于法国POLYMETRON8891在线硅表在我国使用较好,也比较稳定,因此大型机组在化学硅(SiO2)表的选用上,大都采用法国POLYMETRON新研发的9210系列。
它的测量原理基于在酸度1.2~1.3pH值下,水中的硅与钼酸钠生成硅钼黄,利用草酸作隐蔽剂,将磷酸根、铁等离子隐蔽后,在溶液中加硫酸亚铁铵后,使水中硅钼黄转变成硅钼蓝,生成稳定的蓝色色基化合物,用820nm波长进行光电转换,从而测出水溶液中硅酸盐含量的大小。
仪器基本由四部分组成:
1)控制诊断系统
它是仪器的大脑和心脏,由于仪器内存较大,操作速度较快,并输入了大量处理数据,使仪器运行使用起来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仪器备有多种菜单,供使用者选用,可称得上是一台较好的智能化仪表,如仪表断水,药剂用到一定量后样品脏,试剂问题,校验错误,标液、进药等等问题,仪器都能自行诊断,并发出警告或提示,防止错误数据生成。
2)进样及测量系统
进样系统为200mL进样杯,它可以在试验过程中,自动选择处理水样,多路水样在试验过程中达到不互相干扰,使进入比色杯的水样总是新鲜的,让有代表性水样进入定量杯,并随时进行水样测量,定量杯容积为9mL;它既是定量杯又是加药比色皿,它的加工精度十分高,并配备820nm恒定波长单波长光源,用光导纤维传输,进行水样比色,水与光源输出隔离开,使水、电达到分离,这也是此仪表在设计上的一大创举。
3)定量加药系统
是由每次50μL精密计量泵构成,通过计算机指令使时间计算控制的相当准确,这是人工所不及的,也是人工试验不可比的,它的精度要大大超过人工加药和取样,并在每次试验后,按人工试验一样清洗三次比色皿后,才进行进样工作。
4)接入485接口后,此仪器可远程控制和操作,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此仪器符合环保要求,在精度提高的基础上节省了试剂耗量,每月每种试剂耗量仅为1L,这也是其他表计所不能比拟的。
综上所述,此仪器从功能、构造、设计、制造乃国际一流,可达到世界顶级产品。但每一台仪器,从研发到制造,都有一个从试验到应用这一过程,此仪器也不例外。只有经过在线运行,让用户认可的产品,才可称得上是一流产品。现在发现,即时是目前最好的sio2的仪器也存在如下问题:
我们知道硅酸根在测量过程中,一般试验室做一个试验除去试剂准备、刷洗玻璃仪器、取样这几个过程,单纯从加试剂开始,一般一个试剂加药过程可达14分钟,而在线仪表如按这个时间进行工作,现场测量太慢了,为了缩短仪表测量周期时间,一般厂家多选用缩短仪器中试剂反应时间,来达到这一目的。但在现场,虽然厂家在出厂前对仪器已做了大量试验,仪器其精度也很高;但在出厂后,进行工业试验时,就不是那样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宝荣,未经叶宝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73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