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的规模化精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6114.8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7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金源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4/40 | 分类号: | C08G64/40;C08G64/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环氧化物 共聚物 规模化 精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环境友好的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的规模化精制方 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脂肪族碳酸酯,同 时具有优异的阻氧性能,而且燃烧时无烟尘,可广泛用作食品和医药包装材料。 由于工业生产的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含有约0.01%~0.1%的催化剂金属残 余量,用作食品和医用包装材料前必须进行精制处理,使其含量低于50ppm。
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的一般精制方法是将其溶于二氯甲烷或氯仿 或丙酮等溶剂,然后用含1~5%HCl的90~95%乙醇或甲醇溶液沉淀洗涤 (Macromolecules 1997,30,3147;J.Polym.Sci.Part A, Polym.Chem.2001,39,2751;Polymer,2003,44,1803;Polymer,2006,47,7368)。 德国专利DE 19809998A1(1999)提出用硫酸溶液或磷酸溶液处理二氧化碳- 环氧化物共聚物的二氯甲烷溶液,精制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中国专利 公开CN 1583852A则用螯合剂和吸附剂去除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中的催 化剂残余。使用含1~5%HCl的90~95%乙醇或甲醇溶液洗涤精制时,因配制溶液 需要使用大量盐酸,操作环境恶劣,废水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该方 法不适于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的规模化精制,仅便利于实验室使用。使 用硫酸或磷酸溶液(8~10%)精制时必须严格控制温度(25℃)、搅拌速度等洗 涤条件,且容易造成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的降解。中国专利公开 CN1583825A提供的螯合剂吸附方法仅适于分子量较低的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 聚物的精制。对于分子量较高和相对粘度较大的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溶 液则存在螯合、吸附效率低的难题。此外,针对医用和食品包装的使用要求, 前述工作在精制时所使用的有毒溶剂,如丙酮、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等, 影响了其精制产品的医药和食品包装安全性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境友好的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 物的规模化精制方法。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规模化精制方法,克服了现有精制方 法存在的环境安全性问题,而且可批量生产高纯的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为:二氧化碳-环氧乙烷共聚 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环己烷共聚物和二氧化碳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乙烷-环氧环己烷共聚物、二 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共聚物,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在5000~2.5×106的范围内。
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溶解剂由溶剂和助溶剂组成:
溶剂为:乙酸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乙酸丙酯、乙 酸乙丙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助溶剂为:丙三醇、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乙二醇、一缩甘油、二缩甘油的 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助溶剂促进金属离子快速有效地溶于沉淀洗涤剂,溶 剂与助溶剂的配合比例为95~99.9∶0.1~5(w/w),最佳比例为98~99.5∶0.5~2 (w/w)。
本发明提供的金属离子去除剂为常温下呈固态的有机酸:氨基磺酸、三氯醋 酸、三甲基醋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沉淀洗涤剂为:
含水量为3~15%(w/w),最佳含水量为5~10%(w/w)的乙醇、丙醇、异丙醇 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金属离子去除剂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称取定量的沉淀洗涤剂于器皿中,在搅拌下加入计算量的金属离子去除剂, 继续搅拌,直至金属离子去除剂完全溶解,形成均匀溶液为止。沉淀洗涤剂与 金属离子去除剂配合比例为95~99∶1~5(w/w),最佳配合比例为97~98∶2~3 (w/w)。
本发明提供的环境友好的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物的规模化精制方法如 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金源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吉林金源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6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