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橙黄色长余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6035.7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7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骅;孙晓园;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79 | 分类号: | C09K11/79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炳仁 |
地址: | 130033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橙黄色 余辉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酸盐基荧光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在从紫外到可见光激发下能发出橙黄色长余辉的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用的传统长余辉材料主要有硫化锌和硫化钙荧光体。近些年来,稀土激活的铝酸盐体系和硅酸盐体系成为长余辉材料的主体。铝酸盐体系和硅酸盐体系这两大类长余辉材料在发光亮度、余辉时间、化学稳定性方面都比传统的硫化物长余辉发光材料有所提高,但现有的商用长余辉发光材料的颜色一般为黄绿、蓝紫、蓝绿,长波发射的长余辉材料比较缺乏,难以满足需要。橙黄色长余辉材料有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2188548.4,名称为《橙黄色发射稀土长余辉磷光体》和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20722.X,名称为《橙黄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生产方法》的专利申请技术。这两个专利申请文件所公开的橙黄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都是以Y2O3S为基质。化学组成一种是Y2O3S:Tm,Mg,Ti,其中Tm3+和Mg2+的掺杂量为0.02-0.08摩尔分数,Ti4+离子为0.01摩尔分数。另一种是aY2O3S:bTi4+,cMg2+,0.9=a=0.99摩尔分数,0.01=b=0.1摩尔分数,0.01=c=0.05摩尔分数,碳酸钠为助溶剂。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含硫的有害气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无污染、成本低、在200nm-550nm波长光激发后能发出明亮的橙黄色长余辉的橙黄色长余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橙黄色长余辉荧光粉是一种由稀土元素铕掺杂的硅酸盐,其化学结构式为Sr3-x-ySiO5:Eux,Dyy,其中x、y为摩尔分数,x、y的取值范围:0<x=0.1,0=y=0.1,在200nm-550nm波长光(即从紫外到可见光)激发后发出橙黄色长余辉。
本发明橙黄色长余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化学计量比称取通式中元素的氧化物或相应的碳酸盐类,研磨混匀。
2)将前面步骤得到的混合体,置入高纯刚玉坩埚或铂坩埚中,放入高温炉中。在1250℃-1400℃温度内,在还原性气氛下条件下,加热2-4小时即得到该橙黄色长余辉荧光粉。
3)将前面步骤得到的烧结产物经研磨后即得橙黄色长余辉荧光粉成品。
采用本发明方法合成的荧光粉可在200nm-550nm波长光激发下发出500nm-700nm波长橙黄色光,橙黄色宽带发射的峰值位于570nm。经太阳光或紫外光照射几分钟,去掉激发源之后,暗室里人眼可以观察到5小时以上的橙色长余辉。其制备方法简单,无污染,原料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 Sr2.99SiO5:Eu0.01荧光粉的发射光谱(460nm激发,监测570nm)。
图2为实施例2 Sr2.99SiO5:Eu0.01荧光粉的余辉衰减曲线(监测570nm)。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备Sr3-xSiO5:Eux,其中x=0.0075摩尔分数,具体表达式为:Sr2.9925SiO5:Eu0.075。按化学计量比称取4.4178gSrCO3,0.6008gSiO2,0.0132gEu2O3,将称取的原料研磨混匀后,置入高纯刚玉坩埚或铂坩埚,放入高温炉中。在1250℃-1400℃温度内,在CO或氮氢混合气体还原气氛条件下,培烧2-4小时后研磨,即得到橙黄色长余辉荧光粉Sr2.9925SiO5:Eu0.075。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60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复合相线终端接头盒
- 下一篇:一次性可控灌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