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重茬及重迎茬肥料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56032.3 申请日: 2007-09-05
公开(公告)号: CN101143800A 公开(公告)日: 2008-03-19
发明(设计)人: 韩大山 申请(专利权)人: 韩大山
主分类号: C05G1/00 分类号: C05G1/00;C05F11/08;C05D9/02
代理公司: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陈宏伟
地址: 130600吉林***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重茬 重迎茬 肥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农用肥料,尤其是公开了一种抗重茬及重迎茬肥料,还公开了其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属于农作物用肥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的“重茬”或“重迎茬”是指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同种农作物,就会在重茬地块发生大面积病害,甚至死秧,轻者发生病害,重者减产。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的推进,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甘蔗、柑橘、苹果等作物的主产区相当一部分为重茬地,病害严重,产量降低,直接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特别是重茬和迎茬的大豆表现生长迟缓,株矮叶色淡,根瘤发育不好,易染病虫害,显著减产。目前,解决这一病害的传统方法有多年轮作、换土和使用药物进行土壤消毒等措施,但都存在费工、费力、成本高、效率低、污染环境等缺点。

科学研究表明,重、迎茬土壤作物生长的障碍因子主要是连作使土壤肥力降低、缺少微量元素,土壤毒素增多,如根系分泌物产生10种有机酸,16种真菌刺激剂,2种线虫引诱剂。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缺少。土壤水分的影响,梨底层上移,根茬腐鲜物等方面,均是影响连作的主要障碍因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重茬及重迎茬肥料,解决了农作物种植的重茬及迎茬问题。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肥料的生产工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主要采取生物菌与微量元素配伍合成肥料。生物茵主要是以菌治菌的原理,改善土壤长期重茬形成的障碍因子和弊病,从生物学原理上说具有抑制各种病源,提高灭菌抗病能力。

微量元素主要补充土壤作物所缺少需要的微量元素,有提高增强各种作物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强壮,并提高果实的品质,促进增产,二者合一起到了抗重茬作用。

本发明涉及的重茬及迎茬肥料,是由菌肥和微肥按重量份数混合制成的:

菌肥1、微肥1;

所述的菌肥主要包括以下物质:

圆褐固氮菌4%~6%(含菌量0.7~0.8亿)、蜡状芽孢杆菌3%~4.5%(含菌量0.5~0.6亿)、硅酸盐细菌3%~4.5%(含菌量0.5~0.6亿)、其余为载体;

所述的微肥主要是由含有以下重量份数的有效成分物质制成的:

11%硼砂1.0%~2.0%、54%钼酸铵0.2%~0.5%、23%硫酸锌1.0%~1.5%、25%SiO213%~14%、14%CaO 13%~13.5%、4%MgO12%~12.5%、其余为载体。

本发明涉及的圆褐固氮菌为A·chroococum;蜡状芽孢杆菌为B.cereus9890;硅酸盐细菌为B·mucilaginous Au11003,上述三种菌种按行业标准(NY227-94)进行生产。

本发明涉及的硼砂Na2BO7,7H2O含量11%;钼酸铵(NH4)6M07O24,2H2O含量54%;硫酸锌ZnSO4,7H2O含量23%;25%SiO213%~14%、14%CaO 13%~13.5%、4%MgO 12%~12.5%;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含有圆褐固氮菌4%~6%(含菌量0.7~0.8亿)、蜡状芽孢杆菌3%~4.5%(含菌量0.5~0.6亿)、硅酸盐细菌3%~4.5%(含菌量0.5~0.6亿)的菌液与载体按10%~15%比85%~90%的比例合成菌肥待用;

取浓度为11%硼砂1~2%、54%钼酸铵0.2%~0.5%、23%硫酸锌1.0%~1.5%、25%SiO2 13%~14%、14%CaO13%~13.5%、4%MgO 12%~12.5%、余量为载体制成微肥待用。

称取上述菌肥和微肥按1比1的重量混合制成肥料。

本发明含菌数总合为2亿以上/克,其中,固氮菌活菌数≥0.8亿/克,磷细菌活菌数≥0.6亿/克,钾细菌活菌数≥0.6亿,杂菌数≤15%,水份20~25%,PH6.5~7.5。

本发明的公顷用量为75kg~100kg,结合常规施肥,均匀施入土壤中。

采用本发明重茬肥料种植玉米、水、大豆。玉米公顷产量1.3万公斤,高出常规8%,抗病率提高16%。水稻公顷产量1.1公万斤,高出常规7%,抗病率提高19%。大豆公顷产量3600公斤,高出常规20%,抗病率提高3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大山,未经韩大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6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