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加强血液循环功能的保险套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5989.6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智尧;邱壬乙;黄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智尧;邱壬乙;黄鹏宇 |
主分类号: | A61F6/04 | 分类号: | A61F6/04;A61N5/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加强 血液循环 功能 保险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类,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加强血液循环功能的保险套。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现今社会上许多男性因生活作息不正常,因工作上、生活上的压力过大而造成性功能上的障碍,又在现今医学上所认知的男性性功能障碍,其状况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且因导致性功能的原因种类很多,并无法仅靠药物的治疗或者是仪器上的治疗,而解决许多的问题;又男性在性交时,往往会因太过专注于自己的表现,只要有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后,往后在性交时则会造成精神过分紧张、过分担心,而慢慢地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加强血液循环功能的保险套,解决了常用保险套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保险套的制成成份包含有具远红外线功能的纳米银及竹炭,且该纳米银可置入于竹炭中,以该制成材料混入弹性高分子材料内以形成色母状态,并以该色母的浓度需求进行挤出成型;其中,该竹炭为100%的纳米孔洞型竹炭,以达到最佳的杀菌、除臭及远红外线功能,纳米银与纳米孔洞型竹炭混合;纳米银的浓度含量为50~1000PPM;纳米银与纳米孔洞型竹炭混合成粉体,该粉体具有杀菌、除臭及远红外线功能;该粉体混合加入于弹性高分子材料内,混合为色母;色母中粉体的含量为2%~80%;色母在进行制成保险套时,依保险套末端浓度的需求,加入乳胶挤出成型以完成具加强血液循环功能的保险套;保险套末端浓度内的色母量为2%~10%;弹性高分子材料为TPU(Polyure than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TPR(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橡胶)、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TPV(ThermoplasticVulcanizate动态加硫型热塑性聚烯烃系弹性体)等相关可具有弹性的材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经由远红外线功能使身体内部水份激烈振动,可提升体温扩张微血管,可加速血液循环,增加阳具的充血功能,可加长勃起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的流程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具有加强血液循环功能的保险套A内所制成的成份包括有具远红外线功能的纳米银B及纳米孔洞型竹炭C,将纳米银B置入纳米孔洞型竹炭C材料中制成粉体,将该粉体混合入弹性高分子材料D内以形成色母状态,以致在欲形成保险套A时,依保险套A末端浓度的需求加入乳胶E中并挤出成型,以形成一种可加强血液循环功能的保险套A。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保险套A是先将浓度含量为50~1000PPM的纳米银B置入于纳米孔洞型竹炭C内,且该纳米孔洞型竹炭C为100%碳粉的纳米孔洞型竹炭C,以经由纳米银B与纳米孔洞型竹炭C达到最佳的杀菌、除臭及远红外线功能,而后将纳米银B在纳米孔洞型竹炭C材料中制成粉体C1,使粉体C1具有杀菌、除臭及远红外线功能,并将粉体C1混合加入在弹性高分子材料D内,以混合制成色母D1状态,该色母D1中粉体C1的含量大约占有的范围为2%~80%,以将该色母D1进行制成保险套A时,可依欲将保险套A末端浓度的需求,以添加乳胶E或橡胶F,该末端浓度内的色母D1含量为2%~10%,以将所属含量的乳胶E或橡胶F加入并挤出成形,以完成具有加强血液循环功能的保险套A,使该保险套A可经由纳米银B与纳米孔洞型竹炭C的远红外线功能,令身体内部水份激烈振动,提升体温扩张微血管,可加速血液循环,增加阳具的充血功能,其中,该弹性高分子材料为TPU(Polyurethan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TPR(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橡胶)、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TPV(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动态加硫型热塑性聚烯烃系弹性体)等相关可具有弹性的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智尧;邱壬乙;黄鹏宇,未经吴智尧;邱壬乙;黄鹏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9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尔夫球杆头
- 下一篇:基于三角插值的射频电子标签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