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道路软质防滑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5864.3 | 申请日: | 200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5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勋;王晓珂;王丽娟;陈东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3/14 | 分类号: | C09K3/14;E01C11/2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12***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道路 防滑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型道路软质防滑材料,用于冰雪路面的防滑 安全保护,属于道路安全防护材料生产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针对冬季路面极易形成的冰层,撒布防滑料砂砾、煤渣的应用是 有效的,但在费用和环境上有问题,防滑料应用于冰雪路面上,使冰 雪路面防止冻结,以提高路面安全性,硬质防滑材料如硬质砂、碎石 等,因其价格低而广泛被采用,然而这些物质撒在路上会引起粉尘、 污染地下水、回收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型道路软质防滑材料,解决了现有砂石等硬 质防滑材料撒在道路上会引起粉尘,污染地下水等环境问题。
本发明利用自然界中的废弃农作物秸秆,在特殊的温度下使其干 燥,制成炭化物质,然后,将它与少量的防冻结材料进行浸渍,形成 一种尺寸稳定、吸湿性、韧性、表观硬度均优于原秸秆的材料。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
取浓度为5~30%的粮食加工过程的浸泡液1-10重量份,与1-5 重量份的醇混合搅拌制成混合液,将炭化的农作物秸秆按15-85浸渍 在85-15重量份的混合液中15—20天,形成一种尺寸稳定、吸湿性、 韧性、表观硬度均优于原始材料,过滤,取其干物质在室温下晾置 3-5小时,制成本发明产品。
所述的农作物秸秆包括:玉米、高粱、大豆、水稻、小麦等秸秆 作物。
所述的醇类为甲醇、二甘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丙三醇。
将本发明产品直接撒布在冰雪在路面上,首先包裹在外部的防冻 结材料将其周围的冰雪产生坑洞,加之车轮的作用下剩下的炭化碎片 很容易地嵌挤在冰雪层中,融化的冰雪与碎木片相互混合,继续起到 防滑作用。其碎片或粉末可随着融化的冰雪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不 污染环境,对车辆、路面无任何损坏,它还有唯一的优点能吸收化学 物质氨,将其回收放入到土壤里可以促进树和庄稼的生长。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采用农作物秸秆做原料,经济环保,其 性能要比未经处理的秸秆具有较高的强度及硬度,较好的保温、保湿 性;本发明呈褐色,极易吸收紫外线,即使在外面所包裹的防冻材料 受到浸渍而流失,剩下的物质仍可有融化冰雪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冰 雪路面的摩擦力;本发明的PH值在弱酸—中性之间,具有较强的耐 腐蚀性,不易变质。用后回收当作肥料,有利于土壤对水分的吸收、 渗透、聚积,且其多孔性结构适合于微生物的生长,并易吸收化学物 质氨,具有优化酸性土壤的潜在能力。本发明撒布时无粉尘、不污染 环境、路面、地下水,规模生产中原材料丰富易得,生产工艺简单, 长期储存,不易变质,使用方便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特例举以下实施例。其作用被理解为是对 本发明的阐释而非对本发明的任何形式的限制。
实施例1
将150公斤浓度为18%玉米加工过程的浸泡液和50公斤丙三醇 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液;取100公斤玉米秸秆加工切成直径1厘米 左右的片状、200℃炭化成碎片,浸泡在上述的混合液中浸渍20天, 捞出干物质,晾干后,装袋密封即可。
实施例2
取240公斤高粱加工过程的浓度为5%浸泡液和120公斤乙二醇 混合制成混合液;将120公斤高粱秸秆加工切成直径1~2厘米左右的 片状400℃炭化成碎片,浸渍在混合液中,浸泡18天后,将干物质 捞出,晾置4个小时后,装袋密封即可。
实施例3
在200公斤乙醇中加入300公斤浓度为30%玉米工过程的浸泡液 制成混合液,将200公斤大豆秸秆加工切成直径1厘米左右的片状 300℃炭化成碎片浸渍混合液中,浸泡15天后,将干物质捞出,晾置 3个小时后,装袋密封即可。
实施例4
在300公斤甲醇中加入300公斤浓度为20%玉米工过程的浸泡液 制成混合液,将200公斤水稻秸秆加工切成直径0.5~1厘米左右的片 状300℃炭化成碎片浸渍混合液中,浸泡15天后,将干物质捞出, 晾置3个小时后,装袋密封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未经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8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作用的球栅阵列触头
- 下一篇: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