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热量可调的烘干室废气焚烧烟气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5756.6 | 申请日: | 200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4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元;黄瑞和;臧云生;牟士文;徐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4 | 分类号: | F26B21/04;F26B21/1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量 可调 烘干 废气 焚烧 烟气 供热 系统 | ||
1.供热量可调的烘干室废气焚烧烟气供热系统,由供废气风机(1)、废气焚烧炉(4)、烟气换热装置(5)、烟气换热调节阀(6)、烟气换热烟气调节阀(7)、供新风风机(8)、新风换热装置(9)、新风换热调节阀(10)、新风换热烟气调节阀(11)、新风调节阀(12)、新风旁通调节阀(13)、烘干室温度检测元件(14)、新风温度检测元件(15)、供热电气控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向废气焚烧炉供气的供废气风机(1)出风口设置有废气调节风管,所述废气调节风管上设置有旁通废气调节风管,在所述旁通废气调节风管上设置有废气旁通调节阀(3),在所述废气调节风管上设置有废气调节阀(2),所述废气调节风管、废气调节阀(2)、旁通废气调节风管和废气旁通调节阀(3)组成供废气调节单元,所述供废气调节单元与废气焚烧炉(4)连接,由该供废气调节单元进行调节控制送入废气焚烧炉(4)循环废气的量,使供热系统供热量可调;在供新风风机(8)出风口设置新风调节风管,所述新风调节风管上设置有旁通新风调节风管,在旁通新风调节风管上设置有新风旁通调节阀(13),在新风调节风管上设置有新风调节阀(12),由新风调节风管、新风调节阀(12)、旁通新风调节风管和新风旁通调节阀(13)组成供新风调节单元,根据送往焚烧炉循环空气量的变化同步调节向烘干室补充的新风量,从而保证烘干室循环风的压力平衡;新风换热装置(9)的烟气管路上连接有新风换热调节阀(10)和新风换热烟气调节阀(11),通过所述供新风调节单元与新风换热装置(9)的连接,新风在新风换热装置(9)中实现和烟气的热交换;在烟气排放口设置烟气排放温度检测元件(17),由该温度检测元件发出指令调节送入废气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量可调的烘干室废气焚烧烟气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换热装置(5)为3-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量可调的烘干室废气焚烧烟气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气焚烧烟气供热系统的工作过程按以下步骤完成:①首先启动烟气换热装置(5)的循环风机、启动供废气风机(1)、启动供新风风机(8),此时,废气调节阀(2)、烟气换热调节阀(6)、新风调节阀(12)、新风换热调节阀(10)处于全开状态,废气旁通调节阀(3)、烟气换热烟气调节阀(7)、新风旁通调节阀(13)、新风换热烟气调节阀(11)处于全关状态;②启动废气焚烧炉(4)的燃烧机组,机组自动控制炉腔温度为750℃,同时烘干室温度检测元件(14)、新风温度检测元件(15)、烟气排放温度检测元件(16)、(17)进入自动检测监控状态;③当烘干室内空气达到设定工作温度高限时,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发出调节信号关闭小烟气换热调节阀(6),开大烟气换热烟气调节阀(7);当烘干室内空气低于设定工作温度低限时,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发出调节信号开大烟气换热调节阀(6);关小烟气换热烟气调节阀(7);④当供热系统的供热量大于烘干室需要的热量时,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调节上述各类阀门的开度,保证烘干室的温度控制在工作温度范围内,使得烟气的排放温度不断升高;烟气的排放温度控制在160-180℃以内;当检测到系统排烟温度超过180℃,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关小废气调节阀(2)、新风调节阀(12);开大废气旁通调节阀(3)、新风旁通调节阀(13),逐渐减少烟气量,降低排烟温度;当排烟温度低于180℃后,上述各调节阀门均处在动态调节状态中,使排烟温度稳定在180℃以内;⑤当烘干室需要的热量增加时,供热电气控制系统首先发出指令,逐步将新风换热调节阀(10)开到最大;新风换热烟气调节阀(11)处于关闭状态,若此状态下向烘干室补充的新风温度仍低于设定温度,则供热电气控制系统再发出指令,开大废气调节阀(2)、新风调节阀(12);关小废气旁通调节阀(3)、新风旁通调节阀(13),使向烘干室补充的新风温度达到设定温度,重新实现温度动态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7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机器翻译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连接器保持器和将连接器固定在插座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