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秧轮式取秧抛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5676.0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太云;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太云;李虎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在吉 |
地址: | 133001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取秧抛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推秧轮式取秧抛秧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的栽植,目前普遍采用钵苗或盘育苗,然后采用插秧机、抛秧机或摆秧机将秧苗栽植到水田中去,插秧机是通过取秧装置中的秧爪将秧苗夹出或取出来插入水田地中,这样插秧方式存在易伤秧苗,插得深而导致缓苗慢,最终影响产量等问题。本申请人的专利号为200520029384.6,名称为“取秧抛秧装置”的专利中公开了取秧抛秧装置,该取秧抛秧装置虽然解决了上述提出的一些问题,但其技术上仍然存在效率低、伤秧苗、抛秧不均匀、抛秧过程不完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均匀有序地把秧苗抛在水田地上,并且不伤秧苗,工作效率高的推秧轮式取秧抛秧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推秧轮式取秧抛秧装置,它包括有机架、受传动机构控制的送秧机构、起秧爪、取秧机构、轴承座、分秧箱以及加速双轮,所述取秧机构包括有取秧轮轴、取秧轮和取秧器,机架两侧轴承座上安装有取秧轮轴,取秧轮轴上装有圆柱形取秧轮,取秧轮的圆柱表面上设有以一定间隔螺旋排列的取秧器,取秧器包括有取秧板和取秧爪,取秧轮的后侧设有秧门片固定板,秧门片固定板上对应于取秧器固定有秧门片,取秧轮的下侧装有分秧箱,分秧箱外侧设有开口,分秧箱中间上部设有分秧板,分秧箱下侧设有加速双轮,每个轮表面上装有海绵圈,其中,所述秧门片的下侧对应分秧箱设有推秧机构,推秧机构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两侧轴承座上的推秧轮轴、安装在推秧轮轴中间位置的圆形隔离轮片、以一定间隔安装在隔离轮片两侧推秧轮轴上的设有推秧轮凸台的推秧轮片,所述推秧轮轴一端机架的外侧装有连接传动机构的链轮及链条或皮带轮及皮带,另一端装有下正齿轮,下正齿轮的上方设有上正齿轮,所述上正齿轮安装于取秧轮轴的一端,取秧轮轴的另一端装有凸轮机构,机架后端轴承座上设有送秧机构,送秧机构包括有设置于机架两侧轴承座上的送秧摆杆轴、安装于送秧摆杆轴的送秧臂和送秧摆杆、连接于送秧臂的送秧爪、设置于其间的送秧轴、连接于送秧摆杆的凸轮连杆、设置于其间的连杆轴,所述凸轮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凸轮机构。
所述加速双轮的下侧设有导秧槽,导秧槽上设有后开口。
对应于所述送秧爪设有起秧爪。
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运转可靠、工作效率高、抛秧均匀有序,进而能产出高产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机架2、轴承座3、取秧机构4、送秧机构5、取秧轮轴6、取秧轮7、取秧器8、送秧摆杆轴9、送秧臂10、送秧轴11、送秧爪12、送秧摆杆13、凸轮连杆14、起秧爪15、秧门片固定板16、秧门片17、隔离轮片18、推秧轮片19、推秧轮凸台20、推秧轮轴21、分秧箱22、加速双轮23、海绵圈24、导秧槽25、导秧槽后开口26、下正齿轮27、上正齿轮28、链轮29、链条30、凸轮机构31、取秧爪32、取秧板33、连杆轴34、钵苗盘35、推秧机构36、秧苗37、开口38、分秧板39、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太云;李虎,未经李太云;李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家用电器中的远程监控器
- 下一篇:用于为零部件支座配备零部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