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工业窑炉炉衬的锚固件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5129.2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1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侠;黄河;黄兴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朝侠 |
主分类号: | F27D1/10 | 分类号: | F27D1/10;F27B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3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工业 炉衬 锚固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工业窑炉炉衬,具体地说是一种大型氢氧化铝稀相流态化焙烧炉炉衬上的锚固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引进和应用的焙烧炉以丹麦史密斯公司的注态悬浮焙烧炉(以下简称GSC炉)居多,其焙烧状态是:极短时间内完成10%含水量氢氧化铝的脱水和向氢氧化铝的晶格转变。GSC炉的系统的特点是:1、分离单元多,用多个混联分离单元的组合来完成快速高产的工艺脱水功能。2、系统的每一个单元担负着多项工艺功能,即要完成对上下级单元的动力和物料流的输送功能,又要完成本级的物料脱水和分级功能,同时要将已分级出来的物料烟气向上级单元反馈输送。3、整个系统是密闭的,靠气体输送并传递热能来完成工艺要求。如果系统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造成全系统操作偏离,甚至系统振荡失控,因此,要求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近年来,我国重视了对炉衬的设计和改进,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对炉衬施工采用多层复合结构,但是在炉衬的复合结构中要保证质量稳定和使用寿命的一项关键的技术就是连接炉衬材料的锚固件,也就是说锚固件和耐火耐磨不定型浇注料的结合是解决炉衬整体性能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大型工业窑炉炉衬上的锚固件及其使用方法,以窑炉整体理念为核心,配合复合炉衬结构及炉体内部牵引力的变化,实施炉衬不同材料间的牢固结合及炉衬变化处结构的加强与增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型工业窑炉炉衬的锚固件,在锚固件上至少由一端设有一个V或U形的构件,其V形梁锚固壁之间的夹角>60°,V或U形的构件由一个两端设有挂钩的连接钢筋连接,连接钢筋两端设有的挂钩套挂在V或U形的构件内,并采用点焊焊接的方式将其连接为一个整体。在通常的技术施工中,锚固件中的一个连接钢筋一般是采用直接焊接的方式焊接,其由于窑炉炉衬的特殊材料结构的要求,直接焊接的牵引力远达不到安全系数的要求,为此在本技术方案中将连接钢筋的一端或两端设为挂钩与点焊相结合的方式连接。
本发明在锚固件的V或U形的构件锚固壁上还有向两外侧延伸的钢筋。
本发明的锚固件在止推梁内的设置为多个竖向排列,中间设有连筋。
本发明采用的材料是不锈钢耐火耐磨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工业窑炉炉衬的锚固件的使用方法:
(1)、将锚固件的一端焊接在炉壁上;
(2)、锚固件交叉均布在炉衬内;
(3)、锚固件横向水平排列,纵向均布交叉设置;
(4)、锚固件与锚固件之间的横向间隔≥300cm,纵向间隔≥400cm。
本发明的优点是:
1、锚固件的整体性能好,具有很强的增韧性;
2、连接锚固壁的钢筋设有挂钩,增强了牵引力;
3、V形梁锚固壁之间的夹角>60°,增强了耐火耐磨炉衬的稳定性;
4、锚固件易工业化、标准化生产;
5、节约钢材,降低了成本;
6、采用锚固件和不定型耐火耐磨浇注料制成的炉衬,替代了炉体的刚性止推锚固砖,变侧壁的固定力为牵引力,适应炉墙的热膨胀力变化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连接钢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V形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在高磨损部位设置锚固件竖向止推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止推梁锚固件连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炉顶烟气和转角处锚固加固示意图。
图中标记:1、锚固壁;2、连接钢筋;3、延伸的钢筋;4、挂钩;5、锚固件;6、横板缝;7、锚固件水平线;8、止推梁锚固件;9、锚固件;10、连筋;11、工作衬;12、锚固砖;13、纤维毡;14、炉壳;15、圆周向连筋;16、锚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大型工业窑炉炉衬的锚固件,由锚固壁1和连接钢筋2构成,在连接钢筋2上的一端至少设有一个锚固壁1,连接钢筋2与锚固壁1连接在一起,并用点焊焊接成一体。
如图2、图3所示,在连接钢筋2上设有挂钩4,挂钩4用于连接锚固壁1,在锚固壁1上设有延伸的钢筋3,以便于与炉衬的不定型耐火耐磨浇注料形成一个整体。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大型工业窑炉炉衬的锚固件的施工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朝侠,未经李朝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