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轨翻身治疗床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5037.4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3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宋本庆;谢海洪;姜广汉;麻文成;全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本庆 |
主分类号: | A61G7/008 | 分类号: | A61G7/008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帆 |
地址: | 4742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轨 翻身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翻身治疗的有轨翻身治疗床。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翻身治疗床,如烧烫伤翻身治疗床,具有底座,底座下部由四个支腿支撑,底座两端部固定有支撑架,上铺板和下铺板的两端通过翻身转动机构连接在支撑架上,铺板上铺设有床垫。其中翻身转动机构是在治疗床两端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盘,转动盘通过连接轴和轴套与固定盘活动连接,治疗床的上铺和下铺的两端通过螺杆连接在转动盘上,由固定盘和转动盘支撑床铺上的负重,这种翻身转动机构容易使床铺扭曲,造成固定盘和转动盘之间的磨擦力增大,同时由于床铺扭曲变形的情况下,床铺的重心下移偏离两转动盘的轴心位置,在翻转过程中翻身不灵活且不易控制,使用不便。因此对床板钢性要求较高,故障率高,甚至出现抱死现象使整个烧伤翻身治疗床报废。现有的铺板均采用平板式铺板,平板式的上铺板和下铺板平行设置,由于人体的体形不同,在夹持人体时存在夹持不牢,病人易滑落到铺板的一边,使床铺的重心下移偏离两转动盘的轴心位置,在翻转过程中翻身不灵活且不易控制,甚至有病人滑脱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紧凑合理,夹持牢固,防滑脱,翻身灵活,操作使用方便的有轨翻身治疗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有轨翻身治疗床具有底座,底座两端上部固定有支撑架,上铺板和下铺板的同侧一端通过螺杆固定在转动盘上,转动盘与固定盘活动连接,固定盘固定在支撑架上,铺板上还设有床垫,其特征在于:在上铺板和下铺板的中部设置有轨翻身装置,上、下铺板卡装在有轨翻身装置上,有轨翻身装置下部固定在床底座上,有轨翻身装置上设有定位装置;所述上铺板连接的螺杆相对于下铺板连接的螺杆倾斜设置,在上铺板和下铺板之间形成横向夹角。
所述有轨翻身装置具有由上半圆和下半圆,上、下半圆由卡紧装置连接组成圆形滚圈,上、下半圆设有加强弦杆,在加强弦杆上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朝铺板端固定有支撑铺板的支撑件,滚圈下部设有三套支撑滚圈的滚轮,滚轮通过滚轮支架固定在床底座上;所述定位装置是旋合在滚轮支架上可与滚圈相接触的螺杆。
所述上铺板的头部位置板体与尾部位置板体具有纵向夹角。
所述铺板具有外框,在铺板外框内横向设置有横撑,在床板的长边框之间还挂设有多根间隔设置的弹簧;所述床垫包括软垫及套在软垫外层的软垫外套,软垫外套的一侧垫面上设有多个沿纵向设置的长方形夹层袋,在夹层袋内设有弹性薄板。
所述底座具有矩形底架,在底架的长度方向上分别间隔设有两个横撑,横撑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竖直设置的顶柱,顶柱的下端部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固定在底盘上,底盘的四角设有底脚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有轨翻身床铺的一端采用现有的转动盘和固定盘活动连接,在上铺板和下铺板的中部设置有轨翻身装置,有轨翻身装置的滚圈支撑铺板可在由滚轮形成的轨道内旋转。有轨翻身装置在床铺翻转到位后由定位装置定位,保证床铺的稳定性。床铺在使用时,患者的重心基本在床铺的中间位置,直接承担了患者的重量,铺板受力合理,不易变形。该结构可降低对材质强度的要求,采用轻质材料制作铺板,降低制作成本,床底座部分可缩短到床板的中部位置,节省材料、空间。下铺板为一平板式铺板,上铺板的头部位置板体与尾部位置板体具有夹角,这种在上铺板和下铺板之间形成头部位置板体间距小,中部位置板体间距大的治疗空间,更适易现代人体仿生学特点(即肚腹厚度大,头部小),人体能更好与上下铺板接触,实现上下铺板对人体的牢固夹持,减小病人的痛苦。上铺板连接的螺杆相对于下铺板连接的螺杆倾斜设置,两螺杆不在一直线上,而是有夹角,于是在上铺板和下铺板之间也形成夹角,使上铺板和下铺板一侧之间的距离小于人体的厚度,在翻身时更安全,翻身更轻盈灵活。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合理,夹持牢固,防滑脱,翻身灵活轻盈,操作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有轨翻身治疗床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夹角的上铺板的示意图。
图3为上、下铺板间具有夹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下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下铺板配合的床垫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有轨翻身治疗床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有轨翻身治疗床,具有床底座1,底座1的一侧上部固定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固定有固定盘3,转动盘4通过连接轴和轴套与固定盘3活动连接,螺杆5固定在转动盘4上,上铺板6和下铺板7同侧一端的框架穿过螺杆5固定在转动盘上,通过调节螺杆5上的螺母可调整上下铺板6、7的间距。在上下铺板6、7的中部设置有轨翻身装置,该有轨翻身装置具有上半圆滚圈8和下半圆滚圈9,上、下半圆滚圈的端部设有对接的卡紧装置,卡紧装置可将上、下半圆滚圈组成一圆形滚圈,上、下半圆滚圈8、9上设有加强弦杆10,位于加强弦杆10的两个螺孔分别与调节螺杆11配合,在调节螺杆11的端部固定有支撑铺板的支撑件12,支撑件12支撑铺板的中部的两边框同转动盘4一起对铺板形成三点支撑。滚圈下部设有三套支撑滚圈的滚轮13,滚轮13支撑和约束整个滚圈,滚轮13通过滚轮支架14固定在床底座1上。滚轮支架14上设有滚圈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是旋合在滚轮支架上的螺杆15,调节螺杆可使螺杆15的端部顶压滚圈,从而达到防转动的定位作用,作为进一步改进可在螺杆的端部设置阻尼定位块。如图6所示的底座1具有矩形底架1.1,在底架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有两个横撑1.2、1.3,横撑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竖直间隔设置的顶柱1.4、1.6,顶柱的下端部连接有升降机构1.5、1.7,升降机构1.5、1.7固定在底盘1.8上,底盘的四角设有底脚轮1.9。如图2、3所示,上铺板6的头部位置板体与尾部位置板体具有纵向夹角α,夹角α为120~170°;上铺板6连接的螺杆4相对于下铺板连接的螺杆5倾斜设置,在上铺板6和下铺板7之间形成横向夹角β,夹角β为20~40°。如图4、5所示的上铺板6或下铺板7,铺板6、7具有床板外框7.1,床板外框由金属材制成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包括两个长边框7.2、7.3,在长边框7.2、7.3间横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横撑7.4、7.5,横撑7.4、7.5与床板外框7.1构成床板的刚性骨架,在床板的长边框7.2、7.3之间挂设有多根间隔设置的弹簧7.6,用于对床垫的支撑。床垫包括软垫及其包覆软垫外层的软垫外套7.7,软垫外套的一侧垫面上设有多个沿纵向设置的长条形夹层袋7.8,在夹层袋内设有长条形弹性薄板7.9,该床垫具有弹性薄板的一面作为床垫的底面铺设在床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本庆,未经宋本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应力敏感综合测试仪
- 下一篇:深层能量按摩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