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蛋白活性多肽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4647.2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吉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吉秀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07K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河南省新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蛋白 活性 多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花生蛋白活性多肽的连续发酵酶解合成工艺及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花生在我国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而榨油后的花生饼粕大部分用于加工饲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花生蛋白开发利用技术的成熟,具有良好功能性质和生理活性的花生蛋白深加工产品正在蓬勃兴起,传统制备生物活性肽的方法有天然提取法、化学合成法、酸碱法及基因工程法,但这些方法的弊端是:肽得率低,生产成本高及产生副反应。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连续发酵酶解合成法制备花生蛋白活性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生蛋白活性多肽,所述的活性多肽占总蛋白质≥90,蛋白活性多肽占总蛋白质≥80%,脂肪≤1%,水份≤6%,灰份≤2%。
所述的花生蛋白活性多肽,按如下步骤制备:
(1)、原料处理:将花生蛋白粉水溶解,以碱调节PH值至碱性,离心取上清;以酸沉淀上清,离心收集沉淀。
(2)、酶解:将沉淀物加水溶解,再加入复合蛋白酶进行酶解,温度控制在30~40℃,反应时间为3~4h,PH值掌握在8~9,复合蛋白酶用量为1~3‰/g蛋白。
(3)、酶灭活分离:将酶处理后的蛋白溶液快速升温80~85℃。保持3~5秒钟使酶灭活,用分离机分离得上清液。
(4)、发酵酶解:将分离后的蛋白物加不含氨的蒸馏水溶解,加入复合蛋白酶进行发酵酶解,温度控制在32~55℃,反应时间为8~12h,使PH值为7~8,复合蛋白酶用量为3~5‰/g蛋白。
(5)、分离脱盐脱苦:采用多功能膜分离机,在分离的过程中将盐和苦味脱掉并将滤渣除去。
(6)、浓缩、干燥:将分子量为500~3000Da的花生蛋白活性多肽溶液再继续通过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经浓缩、干燥得到花生蛋白活性多肽。
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将花生饼粕超微粉碎至150~350目。
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花生蛋白粉与水的比例为1∶5~15,以碱液调节上清液PH值至碱性时PH值为8~9,以酸液调节上清液PH值至酸性时PH值为5~6。
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将灭酶后的蛋白上清溶液的PH值调至碱性进行搅拌分离花生蛋白;加酸沉淀蛋白,离心收集溶液。
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将离心分离后的花生蛋白加水稀释调节PH值呈碱性,加入复合蛋白酶B进行酶解。
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5、6)中,将花生蛋白活性多肽溶液通过多功能膜分离设备过滤、脱盐,脱盐后的多肽溶液经浓缩、干燥得到花生蛋白活性多肽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花生蛋白为原料,通过连续发酵酶解合成工艺,制备出花生蛋白活性多肽,其与粉状蛋白相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例如粉状花生蛋白随浓度的增加粘度迅速提高,而花生蛋白活性多肽在高浓度下仍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在溶解性方面,粉状花生蛋白随着温度升高及PH值的降低易形成沉淀,而花生蛋白活性多肽仍保持良好的溶解性。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实验室证明,花生蛋白活性多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花生蛋白活性多肽的制备工艺过程:
花生→低温取油→毛油精炼→成品油
↓
花生豆粕→超微粉碎→半脱脂蛋白粉→酶解→分离→发酵酶解→分离→超滤→脱盐→浓缩→干燥→花生蛋白活性多肽(成品)。具体制备过程是:
1、原料预处理:花生饼粕超级粉碎,加水稀释,过150~350目筛制成粉花生蛋白,用碱调节PH值至微碱性并调节溶液温度至酶反应最适温度,而后加入复合酶A进行反应,再对花生蛋白粉作进一步提纯:
(1)花生蛋白粉→水溶(1∶15为粉水重量比)→碱提(用碱调节使PH=7.5~9,25℃,25min),温度控制在30~40℃,反应时间为3。5h,复合酶A的用量为1~3‰/g蛋白→离心(3000g、5min)取上层清液→酸沉(以盐酸调节使PH=4.5~5)→离心(5000g、10min)收集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吉秀,未经张吉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