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综合型湿式脱硫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4171.2 | 申请日: | 200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4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宋伯录;宋焕冉;宋焕炜;李同锁;王昆;刘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焕炜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5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综合 型湿式 脱硫 除尘器 | ||
1.由(1)进风口,(2)外筒,(3)第二外筒,(4)第二外筒与外筒中部折形板, (5)层流发生器,(6)连通风道,(7)内筒,(8)底,(9)中心锅,(10)环形锅, (11)中心锅及环形锅上盖,(12)布风板,(13)静压箱,(14)导风板,(15)顶盖, (16)节能器,(17)出风口,(18)落水管,(19)节能器进水管,(20)节能器出水管, (21)节能器变通管,(22)喷淋进水管,(23)中部进水管,(24)连通管,(25)中心 锅水位控制器,(26)二次喷淋管,(27)进风口进水管,(28)底部水位控制器,(29) 中心锅(环形锅)放水管,(30)第二外筒上部水池放水管,(31)底部连通管,(32) 底部放水管,(33)水位控制器放水管,(34)人(手)孔构成的节能综合型湿式脱硫除 尘器,是一种锅炉、炉窑和所有有限气流除尘、脱硫、脱化学药品用的,具有节能功能 的超大型环境保护设施,其特征是它们分别构成了一条带分支的烟气通道和一条带分支 的水通道,烟气通道从进风口(1)开始,然后分成若干条支路,一条支路是外筒(2)、 第二外筒(3)间的夹层,最后一条支路是通过连通风道(6)进入内筒(7)内部,其 余各支路是通过连通风道进入各个层流发生器(5),各支路上部被外筒与第二外筒中部 折形板和各连通风道及层流发生器顶板封死,从下部到底部(8)水池恒定水面上方, 会合后调头向上沿第二外筒、内筒及各层流发生器间的空档夹层向上,在层流发生器顶 盖上部第二次会合,会合后继续沿第二外筒、中心锅(9)、环形锅(10)间的空档夹层 向上,碰到中心锅及环形锅上盖(11)后调头向下,进入第二级层流发生器,又形成若 干个层流,从下部出第二级层流发生器后分别到达中心锅、环形锅和外筒与第二外筒折 形板上部水池恒定水面,然后再次调头向上,顺中心锅及环形锅上盖和外筒间的夹层向 上进入布风板(12),在静压箱(13)中第三次会合,再顺导风板(14)向上碰到顶盖 (15)转弯进入节能器(16),从出风口(17)出除尘器;水通道是自来水或锅炉软化 水从节能器进水管(19)进入节能器,从节能器出水管经过三通直接送至节能水用户- ——浴池,采暖或锅炉上水系统,三通的中心通道接节能器变通管(21),向上一段距 离后再向下经三通的中心通道与一个专供变通管连通的喷淋进水管(22)连接,当节能 水用户停用时可直接流入喷淋进水管,与经塑料泵进入各喷淋进水管的碱性循环除尘水 会合,进入各中心锅、环形锅上盖中的喷淋管道后喷出,在第二级层流发生器中形成水 膜,然后分别流入第二外筒上部水池,环形锅(10)和中心锅(9)中,第二外筒上部 水池和环形锅、中心锅的下部作成多个漏斗形底,每个漏斗形底由一只放水阀(29)控 制,使喷淋水聚集在锅中,形成水池,碱性循环除尘水从中部进水管(23)进入第二外 筒上部水池,节能器档水板上的凝结水顺落水管(18)向下流入第二外筒上部水池,布 风板(12)阻挡下来的水等流入环形锅和中心锅水池中会合,第二外筒上部水池,环形 锅水池通过连通管(24)从其多个漏斗形底部流入下一级环形锅,最后流入中心锅,从 中心锅水位控制器(25)流入第一道层流发生器的各喷淋管即二次喷淋管(26),从二 次喷淋管喷出后在第一道层流发生器中形成水膜,并与进风口进水管(27)喷出的水雾 会合流入底部放水管(32)控制形成的底部水池中,顺底部水池水位控制器流出除尘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形状可以作成圆形、方形等不同 形状,第一、二个实施例是圆形,第三个实施例是方形,其进风口可以作在底部、侧部, 出风口可作在顶部、侧部等不同位置,实施例一,进风口、出风口都在侧部,实施例二 进风口在底部,出风口在顶部,实施例三进风口在侧部,出风口在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层流发生器和环形锅可以分别从 0到多个并列安装,0安装时其内筒和第二外筒也可只安装其中的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焕炜,未经宋焕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1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柴油复合催化剂
- 下一篇:一种实现分层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