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54169.5 申请日: 2007-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1057912A 公开(公告)日: 2007-10-24
发明(设计)人: 张兆君;李旭敬;张艳敏;张珂;张虎 申请(专利权)人: 张兆君
主分类号: A61K36/835 分类号: A61K36/835;A61P1/16;A61P31/14;A61P31/20;A61P7/10;A61K35/56;A61K35/38
代理公司: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大通
地址: 451271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肝炎 肝硬化 腹水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肝硬化腹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主要由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硬化腹水病机复杂,其病理特点为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新生,同时伴有弥漫性炎症及结缔组织增生,最后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而形成肝硬化。目前治疗肝硬化腹水尚无特效治疗方案,最常用的是从腹腔抽水的手术方法,然而这种方法有易感染、并发症多、给带来病人痛苦等缺点,而且单一的抽腹水治疗方法治标不治本,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现有的治疗药物,如护肝片、乙肝灵、利肝隆等多种中成药及诸多的西药,多是一般性抗病毒或起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而且西药利水初期有效,但其长期疗效差,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真正达到治疗肝硬化腹水之目的,而且肝炎及肝硬化腹水是一种顽固性疾病,治疗周期长、疗效慢,药物用量大,治疗费用高昂;中国专利ZL200610068814.4记载了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成药,但其含有明矾和犀牛角粉,明矾含有铝离子,不利于肝功能的恢复,而犀牛角粉属稀有贵重的药材,因此该方案推广、实施是极其困难的。因此,现有治疗肝炎及肝硬化腹水的中西药物不能满足广大患者之需要,迫切需要远期疗效好、治疗费用低的新药物。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标本兼治、远期疗效满意的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药物,并给出了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药物,以重量份计,由下列原药制成:红参60份、白术80份、穿山甲45份、鸡内金50份、赤芍30份、瓦楞子85份、蜈蚣草50份、沉香30份、地骷髅100份、猪苓70份、当归40份、黑白丑40份、乌药30份。

一种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药物,以重量份计,由下列原药制成:红参60~70份、白术60份、穿山甲50份、鸡内金50份、赤芍30份、当归30~50份、瓦楞子90~100份、蜈蚣草50份、黑白丑30份、沉香30份、木香20~30份、乌药30份、地骷髅100份、猪苓60份、肉桂15~20份、川楝子50份、附子15~20份。

一种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药物,以重量份计,由下列原药制成:红参75份、白术75份、穿山甲40份、鸡内金45份、赤芍25份、瓦楞子95份、蜈蚣草45份、沉香25份、地骷髅95份、猪苓55份、当归35份、黑白丑35份、肉桂18份、附子18份、川楝子50份。

一种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药物,以重量份计,由下列原药制成:红参95份、白术55份、穿山甲30份、鸡内金35份、赤芍28份、瓦楞子85份、蜈蚣草50份、沉香20份、地骷髅85份、猪苓65份、乌药30份、黑白丑38份、肉桂15份、附子18份、川楝子50份。

一种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药物,以重量份计,由下列原药制成:红参65份、白术75份、穿山甲40份、鸡内金45份、赤芍30份、瓦楞子95份、蜈蚣草50份、黑白丑30份、沉香20份、木香30份、乌药30份、地骷髅80份、猪苓55份、附子20份、川楝子50份。

一种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药物,以重量份计,由下列原药制成:红参90份、白术70份、穿山甲30份、鸡内金45份、赤芍25份、瓦楞子90份、蜈蚣草45份、黑白丑35份、沉香30份、地骷髅80份、猪苓80份、川楝子50份。

所述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各原药混合研磨成细粉,并过100~200目筛,即制得散剂,也可将过筛后的细粉压制成片剂,也可将细粉装入胶囊,还可在细粉中加入蜂蜜后炼制成丸剂。

所述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过筛后的细粉装入0号胶囊,每粒胶囊装0.5g细粉,制成胶囊剂型。

所述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在过筛后细粉中加入500~800重量份的蜂蜜后炼制成丸剂,每丸重8~10克。

所述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的用法与用量:制成0号胶囊,每次服用15~20粒,一日三餐后30分钟时吞服;制成9克丸剂时,每次服2丸,一日三餐后30分钟时吞服;其它剂型参照以上服用。

本发明的中成药药理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兆君,未经张兆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1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