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体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53696.4 | 申请日: | 200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7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钟;王鹏;林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8J9/26 | 分类号: | C08J9/26;C08F20/00;C08F4/04;C08F2/44;C08K5/01 |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荣 |
| 地址: | 430022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体酮 分子 印迹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体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化妆品中含有的激素类药物黄体酮在人体内累积会产生诸如内分泌紊乱、生理和心理发育障碍、致畸以及生殖系统肿瘤等影响。但是化妆品样品基质复杂,且目标物含量常常比较低,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化妆品样品中的痕量黄体酮类药物进行浓缩富集是目前化妆品安全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最常见的处理方法为固相萃取技术,但固相提取填料有反相、正相、离子交换等多种类型,有Cl8、C8、C2、-NH2、-Diol、-CN、Silica、Flofisil、氧化铝、聚合物基质、阴/阳离子交换及DNPH等多种吸附剂,但是传统固相萃取吸附剂与目标物之间的作用力是非特异性的,通常需对萃取和洗脱条件进行仔细选择,因而对不同基质的分离与分析需要选择不同的柱填料,从而限制了固相萃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提高柱效与重现性、扩大其应用领域,亟待开发研制出新型高选择性识别能力填料基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黄体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制备出的黄体酮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特异性吸附功能,能将黄体酮类药物残留物富集和净化。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步骤为:
(1)将模板分子黄体酮和功能单体按摩尔比1∶6-10∶6的量溶解到不少于10mL的含有3~7mL交联剂、催化量引发剂的乙腈溶液中,制备成混合液,其中功能单体为四乙烯吡啶或甲基丙烯酸,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2)将混合液密封后,于加热搅拌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白色粉末状聚合物,聚合反应温度为45~60℃,反应时间为12~24h;
(3)以甲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为提取液提取合成好的白色粉末状聚合物,去除模板分子,然后继续用纯甲醇提取去除乙酸分子;
(4)提取结束后,将聚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衡重,最后得到黄体酮分子印迹聚合物。
在将步骤(1)中制成的混合液超声脱气5~10min,通氮气5~10min除去氧分子后密封,在步骤(3)中,所用甲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中甲醇和乙酸的配比为9∶1。
其中制备黄体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最佳条件为:在上述步骤(1)和步骤(2)中将1mmol黄体酮、6mmol四乙烯吡啶、7mL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35mg偶氮二异丁腈溶于乙腈溶液中,密封后于50℃下聚合反应18h。
本发明的优点是:黄体酮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化妆品样品中待测组分黄体酮有特异性的吸附,能够快速、灵敏、准确、高效地将样品中的黄体酮类药物残留物进行富集净化、且具有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和灵敏度高的优点,与常见的C18吸附剂相比,对待测组分具有极好的吸附,表现为极佳的回收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制得的黄体酮分子印迹聚合物放大30000倍的电镜图。
图2是实施例2制得的黄体酮分子印迹聚合物放大4455倍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1mmol的模板分子黄体酮和6mmol的功能单体四乙烯吡啶溶解到100mL含有7ml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35mg的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纯乙腈溶液中,制备成混合液;将混合液超声脱气6min,通氮气10min除去氧分子,然后将混合液密封后,采用加热搅拌的方式聚合生成白色粉末状聚合物,聚合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8h。聚合完成后,用体积比为9∶1的100mL甲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采用索式提取的方式,对合成好的聚合物进行提取,以去除模板分子,然后再用纯甲醇提取去除乙酸分子。提取结束后,将聚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衡重,最后得到黄体酮分子印迹聚合物。所得黄体酮分子印迹聚合物放大30000倍的电镜图见图1。本实施例所用条件为制备黄体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最佳条件。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3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