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交换的无线载波资源配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3392.8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耀庭;王晓静;甘洪文;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B10/12;H04B10/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交换 无线 载波 资源配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载波资源配置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交换的无线载波资源配置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日趋复杂化,对载波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一些小区和大型公共场所很容易在特定时段发生话务堵塞。为充分利用无线载波资源,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需要从周围调动多个基站和直放站配合使用,进行载波资源调度。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载波池技术。载波池系统是在光纤直放站基础上,增加切换、监控等单元构成的。该系统能为空闲基站载频提供射频搭载,通过综合网管中心,实时或定时调度载频资源到高通信需求地区,以吸收该地区话务。现有的载波资源调度系统,基站和直放站通过射频开关连接,利用软件控制,切换开关状态进行载波选择。但其有不可避免的缺点:每个基站,都是同固定数量的直放站相连,调度不灵活;如果要实现比较灵活的调度,就必须使每个直放站都和基站之间通过光纤连接起来,又必将占用大量的光纤,造成光纤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光交换的无线载波资源配置系统。该系统通过光纤将处在各个不同地方的基站载波资源拉到调度机房后,集中通过光交换中心进行信源的交换和选择,再经过光纤延伸到各个光纤远端机进行覆盖。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与传统载波池系统相比,本发明增加了一个光交换中心(500)。
具体地说,如图1、2,本发明包括基站(100)和耦合器(200);
设置有光纤近端机(300)、光交换中心(500)和光纤远端机(400);
基站(100)、耦合器(200)、光纤近端机(300)、光交换中心(500)和光纤远端机(400)依次连接;
其中的光交换中心(500)包括依次连接的具有分路功能的前宽带光耦合器(510)、光开关矩阵单元(520)和具有合路功能的后宽带光耦合器(540),光开关矩阵单元(520)还连接监控单元(530)并受其控制;
下行链路:光纤近端机(300)经过耦合器(200)从基站(100)引入载波信号,经过光纤拉到光交换中心(500);光交换中心(500)通过监控单元(530)的控制,对载波链路进行组合和选择,再经过光纤延伸到各个光纤远端机(400)进行覆盖;
上行链路:光纤远端机(400)接收来自移动台的信号,经过光纤送到光交换中心(500),再经过光纤传到相应的光纤近端机(300),又通过耦合器(200)输出至基站(100)。
所述的基站(100)包括第1~n基站(110~1n0);
所述的耦合器(200)包括第1~n耦合器(210~2n0);
所述的光纤近端机(300)包括第1~n光纤近端机(310~3n0);
所述的光纤远端机(400)包括第1~n光纤远端机(410~4m0);
所述的前宽带光耦合器(510)包括第1~n前宽带光耦合器(511~51n);
所述的后宽带光耦合器(540)包括第1~m后宽带光耦合器(541~54m)。
其中,n、m为自然数。n的具体值由实际可选的载波数量、基站配置和网络优化原则而定;m值由系统的增益、传输路径损耗及系统的引入造成的底噪抬升多少等因素决定。以GSM900基站为例,最基本的,共频点124个,除去保护频带内频点(10个)以及避免较大干扰而除去的相邻频点,可引入载波数量为(124-10)/2=57(个)。设每基站为6载波配置,则可引入57/6=9.5取10个基站信号,则n<10;一般情况下,以GSM系统在工程应用经验,m≤8。
基站(100)选用现有的GSM、WCDMA、TD-SCDMA或CDMA2000等制式的基站均可。
耦合器(200)为常规的射频耦合器产品,其耦合度(dB)由实际工程应用所决定。
光纤近端机(300)和光纤远端机(400)可以采用目前的光纤直放站近端和光纤直放站远端替代。
前宽带光耦合器(510)和后宽带光耦合器(540)采用常规的单模双窗口的1×N宽带光耦合器实现,N由光纤远端机(400)的数量及采用的监控方式决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假定n=4,m=4,光交换中心(500)为4×4(即4个基站带4个光纤远端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3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