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船舶襟翼舵安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3181.4 | 申请日: | 200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胜;李丽丽;南平;向安玉;左琛;张建中;范开平;陶桓林;陈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罗国胜;李丽丽;南平;向安玉;左琛;张建中;范开平;陶桓林;陈爱国 |
主分类号: | B63B9/06 | 分类号: | B63B9/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舶 襟翼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船舶襟翼舵安装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船舶采用歌汀根翼型(NACA)悬挂舵,其舵叶直接与轴套进行焊接再与舵杆进行装配,制作时主要保证舵叶的线型及控制焊接变形,其制作相对比较容易。采用襟翼舵可保证船舶具有优良的回转性能及操纵性能,襟翼舵的结构特点是:除了舵叶外另增加了舵叶艉翼和齿轮传动装置,舵叶艉翼、舵叶以及舵杆靠齿轮传动装置进行角度转换。加工、制作与安装工艺非常复杂,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几家专业厂家生产。如果完全购买成品,价格昂贵,不利于项目的成本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提高襟翼舵安装精度,更好的提高和保证船舶具有优良的回转性能及操纵性能,提升船舶的技术水准的用于船舶襟翼舵安装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船舶襟翼舵安装的方法,
将襟翼舵各部件置于船的相应位置上,确定定位安装尺寸,
安装舵系,待舵系全部安装好后,将大齿轮与下舵承本体采用焊接连接,以保证大齿轮与小齿轮的啮合装态,大齿轮与下舵承本体焊接时采用小线能量焊接、高速焊及窄焊道焊接的焊接方法完成。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船舶襟翼舵安装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了焊接变形、齿轮内圈与下舵承本体外圈的焊接质量好、襟翼舵的安装精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三峡重大件设备运输滚装船设3只襟翼舵,2只边舵设于4号肋位,舵中心线在左右舷各距肿5800mm的位置,分别与边轴线相交。1只中舵,舵中心线设于船肿0号肋,与中轴线相交。3只舵的装配形式相同。
具体安装方法是:
将襟翼舵各部件置于船的相应位置上,确定定位安装尺寸,
安装舵系,待舵系全部安装好后,将大齿轮与下舵承本体采用焊接连接,以保证大齿轮与小齿轮的啮合装态,大齿轮与下舵承本体焊接时采用小线能量焊接、高速焊及窄焊道焊接的焊接方法完成。
襟翼舵施工过程的难点在于安装,大齿轮与下舵承本体采用焊接连接,由于小齿轮装在副舵叶上,其相对位置无法调整,要保证大齿轮与小齿轮的啮合状态,必须在舵系全部安装好后,通过适当调整大齿轮位置,采取现场焊接来完成。
根据施工情况,此焊缝为现场角焊缝(平角焊和仰角焊)。大齿轮材料为42SiMn,内圈直径φ380mm,厚度为120mm,下舵承本体材料为ZG200-400C。大齿轮材料42SiMn属于中碳调质钢,由于含碳量高、合金元素多,钢的淬硬倾向大,Ms点又低,因而在淬火区产生大量脆硬的马氏体,导致严重脆化。大齿轮焊前已经调质,热影响区被加热到超过调质处理时回火温度的区域,将出现强度、硬度低于母材的软化区。中碳调质钢的淬硬倾向大,近缝区所出现的马氏体组织,增大了焊接接头的冷裂倾向。中碳调质钢的碳及合金元素含量高,焊缝凝固结晶时,结晶温度区间大,偏析倾向也较大,因而焊接时具有较大的热裂纹敏感性,焊接性能差、焊接难度大;下舵承本体材料ZG200-400C为低碳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为此,在进行上述两种异型钢焊接时,我们采用小线能量焊接参数,避免淬火区马氏体的形成,减小脆化倾向。同时,小线能量焊接,有利于减少粗晶淬火区的高温停留时间,降低奥氏体的过热长晶和稳定性,从而降低淬火区的脆化程度,还有利于缩小软化区,降低软化程度。同时采用高焊速,窄焊道焊接,预热、后热等措施,制定了严格的焊接工艺、进行了焊接工艺评定。由于工艺方法、措施得当,有效地控制了焊接变形、齿轮内圈与下舵承本体外圈的焊接质量好、襟翼舵的安装精度符合设计要求,还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罗国胜;李丽丽;南平;向安玉;左琛;张建中;范开平;陶桓林;陈爱国,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罗国胜;李丽丽;南平;向安玉;左琛;张建中;范开平;陶桓林;陈爱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31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多用途防盗门
- 下一篇:使用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学生证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