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减震坐包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2890.0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兴贵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B62J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1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减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减震坐包,尤其是由几何形坐板和减震支架组成的自行车减震坐包。
背景技术:
自行车在人们的代步中流行了数百年,它的小巧玲珑、使用方便、经济实惠,实为不可多得的交通工具。但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弊端,就是骑自行车稍为时间长一些,屁股就疼,男人骑时间长了,还容易引发前列腺疾病。传统自行车坐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坐包板面比较平的,人骑上去,负重点主要落在两个肌肉附着少的屁股尖子上,屁股尖子负重能力不强,所以骑久了,屁股就疼。另一种坐包板面呈脊瓦状,这种坐包的负重点主要落在耻骨峡和男人的前列腺部位,把前列腺部位当成了“千斤顶”,骑久了,能不引发前列腺疾病吗?传统坐包结构上的不科学、不合理,是造成骑乘者屁股疼和前列腺发生疾病的重要原因。对此弊端,一直没有良好的技术方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减震坐包,由几何形坐板和减震支架组合而成,骑车人屁股的受力面,由平面受力改为立体受力,具有降低骑车人屁股疼和避免男人因骑车患前列腺疾病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行车减震坐包,由几何形坐板和减震支架组成。其几何形坐板是根据人体屁股的立体形状在板面上设计了左屁股尖洞、右屁股尖洞、左凹、右凹、前列腺槽和前凹,人骑在这种坐包上,屁股尖子和前列腺部位落在洞里,不受力了,而屁股尖的其余部分全方位受力,即由平面受力改为立体受力,容易疼的部位不受力了,不容易疼的部位多受力了;其减震支架由中间减震支架、边匡减震支架组成,上下空间大,弹跳强劲,人们骑车时,其减震功能更强,几何形坐板连接在减震支架上形成坐包整体,坐包连接在自行车大架后柱上,乘骑者的舒适感和减震效果十分明显。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其有益效果是,屁股平面受力改为立体受力,解决了骑车人屁股疼和前列腺保健问题的难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中1、几何形坐板,2、减震支架,3、左屁股尖洞,4、右屁股尖洞,5、前列腺槽,6、前凹,7、左凹,8、右凹,9、中间减震支架,10、边匡减震支架。
图1是本发明的自行车减震坐包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几何形坐板正面图;
图2是本发明自行车减震坐包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减震支架侧面图;
图3是本发明自行车减震坐包第三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正面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自行车减震坐包几何形坐板,设不规则三角形几何形坐板1,几何形坐板1后部设左屁股尖洞3、右屁股尖洞4、左凹7和右凹8,中部设前列腺槽5和前凹6。
图2所示自行车减震坐包减震支架,设减震支架2,减震支架2由中间减震支架9和边匡减震支架10并列组合而成。
图3所示自行车减震坐包其几何形坐板1底面与减震支架2上部连接,组成自行车减震坐包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兴贵,未经张兴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2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式海水淡化一体机
- 下一篇:自行车坐位高度瞬间变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