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振隔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2546.1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4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梁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L3/00 | 分类号: | F16L3/00;F16L5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6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振隔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控制工程领域的减振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泵类设备振动传播的吸振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隔振装置通常采用含有隔振器的安装构架,或仅由多只隔振器组成的支撑结构。这种隔振装置只能阻碍振动设备振动能量的传递,而不能吸收或耗散振动设备自身的振动能量。由于安装在常规隔振装置上的振动设备的振动能量没有被耗散和转化,被隔离而没有向外传递的这部分振动能量将加剧设备自身的振动,易导致设备故障。对于泵类机械设备,由于在输送的流体中还包含有压力脉动这种激振源,普通的隔振装置对该流体脉动没有抑制作用,流体携带的压力脉动对运载流体的管路激励的振动可导致隔振装置的整体隔振效能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吸振隔振装置,该装置能降低泵振动的振幅,并能把泵的振动能量传递出来,减小因振动对设备造成的危害,且能有效抑制从泵流出的流体的压力脉动,避免管路的激振。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减振器3,所不同的是,还包括有刚体2和第一整流流道接头11、第二整流流道接头11A,所述刚体2上设置有安装台8,刚体2内设有整流流道5,整流流道中装有整流板6,所述第一整流流道接头11、第二整流流道接头11A与整流流道对接且固定在刚体2上,刚体底部安设有与固定底座相联的减振器3,刚体侧面安设有与支架相联的减振器。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安装台上安设有泵1,泵的输出端经出口管13与第一整流流道接头11相接;还包括有第一挠性接管4、第二挠性接管4A,所述第一挠性接管4、第二挠性接管4A分别与第一整流流道接头11、第二整流流道接头11A通过法兰12连接,其中第一挠性接管4串接在出口管13与第一整流流道接头11之间。
按上述方案,所述刚体2上对应整流板设置有整流板盖7,所述整流板6横贯设置在整流流道5的截面中;所述的整流流道5呈弯折形,整流板6设置在弯折的拐角处,斜穿整流流道截面;所述整流板6为孔板结构或格栅结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泵1的振动能量直接传递到刚体2上,刚体2产生的质量效应对泵1运转产生的交变激振力产生缓冲和平抑的作用,降低了振动波的峰值;整流流道5和整流板6能衰减泵1产生的流体脉动幅值,降低管路流噪声,也减小了流体对管路的激振作用;在刚体中设置整流流道5和整流板6,可利用刚体结构的质量效应进一步降低脉动流体激励振动的幅值;在泵1的出口管13和第一整流接头11之间安装的第一挠性接管4可减小因管路安装偏差产生管路内应力;减振器3在主受力方向其吸振隔振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刚体产生的质量效应对振动设备运转产生的交变激振力起到缓冲和平抑的作用,减小了振动危害;2)在刚体的多个支撑面上接有减振器,可取得更好的吸振减振效果;3)整流流道和整流板降低管路流噪声,减小了流体对管路的激振作用;4)挠性接管可减小因管路安装偏差产生管路的内应力;5)应用非金属涂层防止腐蚀,可提高吸振隔振装置的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图2对应的后视图。
图4为图2对应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整流板的孔板型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整流板的格栅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有一箱形的刚体2,刚体的底部与一个侧面接有减振器3,刚体通过减振器与固定底座9和支架10相联,在刚体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台8,泵1安设在刚体2的安装台8上,泵1的出口管13经第一挠性接管4和第一整流流道接头11与整流流道5连接,刚体2内设有整流流道5,整流流道5呈两个90度弯折形,在两个弯折的拐角处装有整流板6,且整流板6呈45度倾角放置斜穿横贯整流流道5的拐角截面,整流板为孔板或格栅结构。整流流道5的另一端经第二整流流道接头11A与第二挠性接管4A通过法兰12连接,并经第二挠性接管4A与输送管相连。工作时,流体从泵的出口管13流出,经第一挠性接管4、第一整流流道接头11进入整流流道,并流经整流流道两个拐角处的整流板6,在整流板的整流作用下,流体的脉动幅值被抑制,整流后的流体从第二整流流道接头11A平稳流出。
在刚体2上设置有整流板盖7,用于整流板的拆卸,方便清理整流流道内的杂物。整流流道5、第一整流流道接头11、第二整流流道接头11A、第一挠性接管4、第二挠性接管4A的内壁及整流板6的表面都涂有防腐涂层。减振器3是吸振隔振装置产生吸振隔振作用的具体执行器件,可调整减振器3的安装方向,保证减振器均工作在主受力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减振器的减振效能,使其工作在最佳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2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