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2528.3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9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胡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陈华 |
主分类号: | E04B1/00 | 分类号: | E04B1/00;E04H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13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建筑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建筑体系,特别是涉及能在同一空间中满足人体多种活动需要的双层楼板新型建筑体系。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体系一般为单层楼板体系,人们直接在上面活动。如果是住宅,人们按照使用功能一般把房间分为客厅、卧室、餐厅、厨房等;如果是办公楼,房间分为办公室、接待室、储藏室、会议室等等。人们习惯把一个单元面积房间功能单一使用,从而限制了房间的多功能使用目的。
目前,世界能源紧张,全社会都在大力提倡节约能源,节省土地,人们也都在积极倡导保护环境,保护耕地面积,强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和开发一种能在同一空间满足人体多功能使用的建筑体系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当前,人们为了达到高效利用空间的目的,研制出一些折叠家具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它们满足了多功能需求。然而,这种方法只是从平面设计角度出发,使用的范围很窄,不具有多功能空间的普遍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它采用双层楼板结构,利用了人们生活中利用空间的时间差原理,可以在同一个空间面积中实现多种功能的需要,从而设计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下层楼板1、上层楼板2和附加地板3,上层楼板2上有开口6,所述开口6上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活动板5,附加地板3下有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位于下层楼板1上,所述开口6的正下方为附加地板3,附加地板3与开口6相匹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层楼板2和下层楼板1之间的夹层高度为0.3米-1.5米,上层楼板2与房间顶部的层高宜大于2.6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地板5或为水平开启结构,或为其它形式开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地板5或为方形,或为圆形,或任何形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层楼板2和下层楼板1之间的夹层内放置有管道和线路7。
该建筑体系用于构成建筑的标准单元,所述标准单元互相组合形成建筑物。
一般来说,建造本发明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包括下述几个步骤。首先,建造层高为2.9米-7.5米的建筑。楼板浇注有两种方法,第一是和传统建筑一样,下层楼板为钢筋混凝土楼板或预制楼板,上层楼板则为钢结构或其它结构形式;第二种是将两层楼板均浇注成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其它结构形式,上层楼板在活动楼板处开口。然后,安装升降装置,将附加地板放置其上,上层垂直位置的楼板开口安装活动地板。
其中,活动地板设计可分为多种开启方式。第一种是水平开启方式,地板在水平方向移动至夹层内。第二种是其它开启方式,可通过翻转或升降移至墙体或天花板内,或者从旁边位置滑动到开口6处。活动地板的形式多样,可为方形、圆形或其它形状。
本发明一种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多功能性强,空间利用率高。可以将床、沙发、书桌或其它主要功能家具放置于附加地板上,当不需要睡觉、会客或工作时,就将其放于夹层空间内。此时上层楼板空间可作为娱乐或其它功能使用,如果不摆放家具,此时为多功能室,宽敞的空间可满足室内运动或家庭聚会使用。
第二,空间使用舒适。由于本建筑体系是立体空间上的变化,家具的放置不会占用其它空间,在平面上不会给人拥挤感觉,所以空间舒适性强。
第三,使用效率高,有利于实现智能建筑一体化。建筑楼板设置夹层空间,此空间可作为三部分使用。第一部分是活动的储藏空间,将家具或物品放置于附加地板上,通过升降装置可将其升至上层楼板。第二部分是固定的储藏空间,物品可直接放于底层楼板上,通过上层楼板的活动地板开启可方便存取。这样减少了建筑内部水平方向的储藏空间,节约建筑面积。第三部分是管道空间,前两部分剩余的空间可作为管道和线路空间使用,有利于实现智能建筑一体化。
第四,高度节能省地。由于本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能在同一空间实现多功能需要,所以能够节省大量土地面积。如果运用到住宅中,则至少可节省1/3-1/2的使用面积。一个房间白天可作为客厅,晚上作为卧室使用,大大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节省土地能源。
本发明的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既可采用同普通建筑同样的工艺来建造,也可经过工厂加工,属于可以装卸、活动的建筑体系。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多功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陈华,未经胡陈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2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