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猪生长性状基因INPP5F的克隆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1772.8 | 申请日: | 200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赵书红;周泉勇;朱猛进;李奎;刘榜;樊斌;余梅;李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12N15/65;C12Q1/6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长 性状 基因 inpp5f 克隆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猪生长性状相关基因INPP5F基因的克隆以及其在标记辅助选择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养猪历史悠久,已有6000~10000年。养猪业一直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猪肉一直占肉类总产的65%左右,对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民商品意识逐步增强,养猪业正由传统家庭副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
工厂化方向迅速发展。因此,加快遗传育种学的发展用于支持养猪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猪育种中选择的主要目标性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胴体性状,包括胴体各组分的度量值(如背膘厚度、眼肌面积、胴体长、小肠长度、各种内脏重等等)和各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如屠宰率、腿臀比率、腿臀肉骨率、板油率和内脂等等);另一方面是生长速度,其测定指标一般包括60日龄体重、前期平均日增重、后期平均日增重和全期平均日增重等等。
随着人们对肉品需要量的增加,畜牧业必须缩短家畜饲养期,更多的为人们提供肉食产品。生长性状属于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并存在主基因(major gene)效应。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在DNA水平寻找控制生长性状的主基因或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育种过程中用于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以便提高选择进展,更好地改善猪生长性状,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候选基因法,已经找到了一些影响猪的生长速度的基因。位于猪12号染色体上的生长激素基因(Growth Hormon,GH)是神经分泌内生长轴中调控动物生长发育的核心基因,其产物生长激素具有调节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等作用,是与猪的生长相关的主要候选基因,许多学者对它的基因型与生产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实验证明:外源性猪GH能促进生长期猪的新陈代谢水平,增强消化道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促使肌肉蛋白、胶原蛋白合成增加、而脂肪沉积减少,使血液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浓度有所上升,总的结果提高了猪的平均日增重,增加了瘦肉率(贺淹才等,猪生长激素与养猪业,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94,3:12-14)。方美英等(方美英等,六个品种猪生长激素基因座位遗传多态性检测,动物学研究,1998,19(4):334-336)宋成义等(宋成义等,猪GH基因部分突变位点对生长性能的影响,遗传,2001,23(5):427-430)俞沛初等(俞沛初等,香猪生长激素基因不同基因型对生长性能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24(4),326-329)也曾发现,不同的GH基因型与猪不同月龄平均日增重、不同月龄体重有着显著相关。关学敏等(关学敏等,猪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5’-调控区的突变与生产性能的相关分析,西北农业学报,2006,15(2):7-9)在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山西瘦肉型猪新品系(SD-III系)和山西地方品种马身猪5个品种中研究发现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型对出生重影响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17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