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含菌量非染色自动计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1388.8 | 申请日: | 200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1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华;刘侃;沈志伟;鲁静;董莉萍;石碧莹;吴士宏;赵化平;刘刚;赵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机电技术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12 | 分类号: | G01N15/12;C12Q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庆芳 |
地址: | 430071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含菌量非 染色 自动 计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液态样本中快速识别细菌或细胞的方法。在大视场显微目标识别和低信噪比图像的目标提取等相关领域都有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液体中细菌或细胞含量的检测是一项应用广泛的测试技术,它可以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状态给出定量的参考数据,有着重大意义。然而传统的计数方法多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染色后的液体样本中的特定细胞进行计数。这种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染色剂的污染。过去采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对操作人员有害,现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采用的荧光试剂依然可以对水体产生污染。
染色处理时间长。在较长的处理时间期间,样本本身会发生变化,影响检验结果,数据不具备实时性。
成本高,成套设备的核心技术大多为外国企业掌握。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有些检验机构改用人工检测的方法。先对液态样本进行离心,然后人工观察显微图像,数出细菌个数。然而此法主观因素大,不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如果直接换用计算识别又面临以下难点:
因为没有染色,使得计算机难以提取图像中细菌的相关信息。
如果显微图像视场大,则细菌目标小,有效信息少,噪声相对较大,不易识别。如果显微图像视场小,则采样代表性不足,不宜用于总量统计。
人工计数时习惯于在载玻片上刻上一定大小的方格,以便于计算视场面积。而在大视场计算机自动识别时这种方格又会对识别的准确度带来极大干扰,但是在大视场计算机自动识别时除去方格则不利于操作人员验证自动识别结果的正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含菌量非染色自动计数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软件算法对大场景低信噪比的细菌显微图像之中的目标区域的特征进行提取,实现了通过计算机完成自动计数的功能。
液体含菌量非染色自动计数方法,是将待处理的细菌图像存入计算机,利用软件对细菌图像进行自动处理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存入数据库。其特征是液体含菌量非染色自动计数方法的装置由一个显微镜,成像系统和电子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组成。实现液体含菌量非染色自动计数方法的步骤如下:
a、使用离心机对液体样本离心后,取样制成玻片;
b、使用图像传感器对载玻片的显微图像进行拍摄;
c、对用显微镜和CCD取得的图像先进行中值滤波滤除噪声;
d、对图像使用分块求阈值的方法,对分块图像直方图的函数进行4~7次多项式拟合,并在所得曲线的基础上求得各个分块的阈值;
e、对取得二值图像的目标连通区域进行分割,并确定每个连通区域的几何中心;
f、对所得图像数据进行逐步排除不是细菌的区域,如果目标区域中心点不为亮点,则首先排除,如果目标区域之面积不属于细菌常规大小的范围则排除之,在步骤c的基础上利用两个梯度不等的高次导数模板对目标连通区域的邻域分别进行操作,只要其中之一的结果可被排除,则排除之,未被排除的目标区域即为细菌。
附图说明
图1:液体含菌量非染色自动计数方法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说明书附图1对液体含菌量非染色自动计数方法作详细说明如下:
1.待检测液体采样。使用离心机对液体样本离心5到10分钟后,取样,制成玻片。
2.使用CCD相机对载玻片的显微图像进行拍照。
使用普通的模拟CCD摄像机即可,使用视频采集卡采集图像。
3.对采集来的图像进行中值滤波虑除噪声。使用如下公式:
V(x,y)=mid{v(xi,yi)|(xi,yi)∈(x,y)的m×n邻域}
4.对具体实施方法3中所得图像进行分块,对图像使用分块求阈值的方法,对分块图像直方图的函数进行4~7次多项式拟合,并在所得曲线的基础上求得各个分块的阈值;对于常见的模拟输入视频采集卡的分辩率720×576一般平均分成4块或16块即可。这样可以避免在同一副图上因为光照分布不均而造成的统一阈值失效的情况。且算法复杂度仅为O(n),而常见的二维阈值的方案的算法复杂度为O(n2)。
5.然后对具体实施方法4的每个分块求得每个分块的直方图,并提取直方图最大值两侧若干点进行四次最小二乘法拟合,所得曲线的最小的大于最大值对应灰度的根即为该分块的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机电技术应用研究所,未经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机电技术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13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照明灯
- 下一篇:双季戊四醇六酯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