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饮水桶空气隔离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0935.0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1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龙 |
主分类号: | A47J31/50 | 分类号: | A47J31/50;B65D77/06;B65D8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81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水 空气 隔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用水容器上的空气隔离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将饮水桶中的水和进入桶内的空气隔离开来的结构。
背景技术
当人们饮水的时候,由于饮水桶内外气压的差异,必须有空气从桶口进入桶内,桶内的水才能正常流出,这就必然将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带进水中,使桶内的纯净水受到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用新型02294689.6提出了一种空气隔绝型饮水机水桶,包括有:硬质外桶及在外桶内有用柔性材料制成的内桶,且在外桶的桶体上开有气孔,使空气进入到外桶与内桶之间的空间。该水桶实现了水与空气的隔绝,解决了空气对纯净水的二次污染问题,但该饮水桶的缺点非常明显:1、破坏了桶的结构的整体性,降低了饮水桶的抗震性能;2、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锐器通过桶体上的孔刺破柔性内桶,水就会从气孔漏出;3、将柔性内桶置入外桶内很不方便;4、不适用于桶装水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将饮水桶内的空气和水完全隔离的结构,不仅避免对饮水桶内的纯净水的二次污染,也能适应现有的桶装水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饮水桶空气隔离结构,包括饮水桶、桶盖、套筒和水囊;饮水桶上有桶颈和桶口,桶盖上开有气孔和水孔,水孔上安装有防止桶内水外溢的塞子,套筒包括筒体和筒帽,筒体是一中空的直管,筒体的一端口外翻形成筒帽,水囊用于盛水,它有一个囊颈和囊口。
水囊通过囊颈套装在套筒的筒体上,再由套筒的筒帽挂装在饮水桶的桶颈内,从而将水囊和套筒均置于饮水桶内,灌装时,将水注入套筒,进而流进水囊的内腔。
饮水桶的内壁与水囊的外壁形成储存空气的夹层;饮水桶桶颈的内壁、桶口的边沿和水囊的囊颈外壁、套筒的筒体外壁和筒帽共同构成灌装水时的排气通道,该通道与夹层相连通;盖上桶盖后,桶盖上的气孔又与排气通道构成放水时的进气通道,也与夹层相连通;放水时的水道则由水囊、套筒筒体的通孔、桶盖上的水孔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饮水桶内的水与进入桶内的空气隔离,彻底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对饮用水造成二次污染,并且不用破坏桶的结构,便于储存和运输,也完全适用于桶装水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其中,1为饮水桶,11为桶颈,2为桶盖,21为气孔,22为水孔,23为塞子,3为套筒,4为水囊,41为囊颈,5为夹层。
图2是本发明的套筒3的剖面图
其中:31为筒体,32为筒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饮水桶空气隔离结构,包括饮水桶1、桶盖2、套筒3、和水囊4。
饮水桶1上有桶颈11;桶盖上开有气孔21,水孔22,水孔22上安装有阻止水囊4内的水外溢的塞子23;套筒3如图2所示,由筒体31,筒帽32构成;水囊4上有囊颈41。
水囊4通过囊颈41套装在套筒3的筒体31上,水囊4和套筒3一起安装在饮水桶1的内腔,并通过筒帽32挂在饮水桶1的桶颈11的开口处,将安装有塞子23的桶盖2扣装在桶颈11的外侧,饮水桶1的内壁与水囊4的外壁共同构成容纳空气的夹层5,囊颈41的外侧、桶颈11的内侧及桶口边沿与筒体31、筒帽32共同构成排气通道,该通道与夹层5连通;桶盖2上的气孔21与排气通道一起构成进气通道,该通道也与夹层5连通;套筒3的通孔与水囊4的内腔连通,注水时,水从套筒3的通孔进入到水囊4内;桶盖2上的水孔22与套筒3的通孔构成出水通道,并与水囊4的内腔连通;在水桶安装在饮水机上之前,塞子23起到阻断出水通道的作用。
本发明的工作方式:
一、在对水囊4的内腔进行清洗时,饮水桶1倒置,且桶盖2未安装在饮水桶1上,通过套筒3的通孔向水囊4内腔喷射清洗液,清洗液从套筒3的通孔向外流出。
二、向水囊4内注水时,饮水桶1正放,水从套筒3的通孔进入到水囊4内腔,随着水的不断增加,夹层5内的空气被挤压,通过排气通道向桶外排出,由于水囊4具有伸缩性,随着水的增加,水囊4不断膨胀,直到水囊4内注满水,水囊4变形为桶的形状,夹层5被水挤压,其内的空气被完全排出。
三、当把装满水并安装了桶盖2的饮水桶1倒置于饮水机上后,饮水机上的承桶盘中央的引流管将桶盖2上的塞子23顶开,从而打开出水通道。打开水阀取水时,外界空气从气孔21进入到进气通道,并进入夹层5,将空气压力作用于水囊4的外壁,从而将水压出水阀,关上水阀后,空气压力被强制平衡,空气就不再进入夹层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龙,未经李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