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菜场垃圾快速生物处理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0830.5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4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12 | 分类号: | A23K1/12;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菜场 垃圾 快速 生物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菜场垃圾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菜场垃圾的生物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菜场垃圾中90%以上的成份都是蔬菜的下脚料,这种垃圾若处理不及时,会迅速腐烂造成恶臭。目前公知的办法是将其倾倒于垃圾场,这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空气并造成大量苍蝇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菜场垃圾快速生物处理法,使其能变废为宝,并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先在空地上制作菜场垃圾处理池,池底为平地并铺上厚度不小于0.15mm的整块聚乙烯塑料薄膜,在薄膜四周修高度为20cm的池围,在池中填入3cm厚的腐植土,再按100条/m2的密度撒布蚯蚓,接着在土面上覆盖厚度为2~3cm的菜场垃圾,再于菜场垃圾上表面撒布野生天螺,野生天螺种源取自蔬菜地、荒地和岩石周围,野生天螺的撒布密度不小于0.5kg/m2,每天添加一次菜场垃圾,以维持前述的厚度,一月后将菜场垃圾的厚度增加1cm,以后每过一月,将菜场垃圾的覆盖厚度增加1cm,每过半年收获一次野生天螺和蚯蚓,收获前,连续两天不加菜场垃圾,收获时,先用扫帚将野生天螺集中并取出,再用带柄木刮刮去表土,木刮的结构为木柄前端横向固定一块长20~30cm、宽10~15cm、厚1.5~2cm的竖直木板,再用木铲将蚯蚓铲出,然后回填腐植土,再重新按前述方法向池中撒布蚯蚓、菜场垃圾和野生天螺。
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如下显著效果:
1、野生天螺具有极广的植物性食谱、极强的生命力、消化能力和繁殖能力,它本是蔬菜种植的大敌,然而一旦将其用于菜场垃圾处理,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野生天螺是鸡、鸭最理想的高营养饲料,本方案不仅处理了垃圾,还为鸡、鸭开辟了天然饲料来源。
3、蚯蚓具有极强的消化能力、抗农药能力和繁殖能力,野生天螺吃剩下的半腐烂状的菜场垃圾恰是蚯蚓最喜爱的食物,所以通过野生天螺和蚯蚓的巧妙结合,能使菜场垃圾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4、蚯蚓含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将其用于水产养殖,会收到极好的效果。
5、在收获野生天螺和蚯蚓的同时还能收获大量的高质量的腐植土,这些腐植土是高级盆栽植物最理想的营养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8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力结合的金属板材激光成形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子基板用纳米薄层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