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窄脉冲下拉电流式电平位移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50518.6 | 申请日: | 2007-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9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方健;乔明;张波;周贤达;刘伦友;刘哲;毛焜;张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H03K19/0185;H03K17/68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54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下拉 电流 电平 位移 电路 | ||
1.窄脉冲下拉电流式电平位移电路,由输入缓冲(1)、恒流源开关A、恒流源开关B、脉冲自产生A、脉冲自产生B、栅极下拉(6)和反相器(7)共七个电路单元构成;
兼容CMOS/TTL的低逻辑电平信号IN通过输入缓冲(1)电路单元产生同相控制信号S1和反相控制信号S2;同相控制信号S1用于控制恒流源开关A电路单元,反相控制信号S2用于控制恒流源开关B电路单元;恒流源开关A电路单元和恒流源开关B电路单元处于交替提供恒流输出信号的状态:当同相控制信号S1为低电平时,通过控制恒流源开关A电路单元产生恒流输出信号S3;当反相控制信号S2为低电平时,通过控制恒流源开关B电路单元产生恒流输出信号S4;当同相控制信号S1为高电平时,恒流源开关A电路单元处于高阻状态并停止产生恒流输出信号S3;当反相控制信号S2为高电平时,恒流源开关B电路单元处于高阻状态并停止产生恒流输出信号S4;
恒流源开关A电路单元产生的横流输出信号S3通过脉冲自产生电路A电路单元产生窄脉冲下拉电流S5,恒流源开关B电路单元产生的横流输出信号S4通过脉冲自产生电路B电路单元产生窄脉冲下拉电流S6,窄脉冲下拉电流S5、S6通过栅极下拉(6)电路单元产生电平为VB~VH的浮动电平位移信号S7,浮动电平位移信号S7经反相器(7)电路单元后,在反相器(7)电路单元的输出端与高端浮动地VB之间产生与兼容CMOS/TTL的低逻辑电平信号IN同步且同相的高逻辑电平信号Vout-VB;
直流电源VDC1为输入缓冲(1)电路单元供电,直流电源VDC2为恒流源开关A和恒流源开关B电路单元供电,高端浮动电源VH采用比高端浮动地VB电位高的直流电源为脉冲自产生电路A、脉冲自产生电路B、栅极下拉(6)和反相器(7)四个电路单元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脉冲下拉电流式电平位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端浮动电源VH比高端浮动地VB电位高10~15V。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窄脉冲下拉电流式电平位移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入缓冲(1)电路单元由PMOS管MP1和NMOS管MN1组成,恒流源开关A电路单元由PMOS管MHP1与NMOS管MN2、MHN1和MHN2组成,恒流源开关B电路单元由PMOS管MHP2与NMOS管MN3、MHN3和MHN4组成,脉冲自产生A电路单元由PMOS管MP7和二极管D3组成,脉冲自产生B电路单元由PMOS管MP8和二极管D1组成,栅极下拉(6)电路单元由PMOS管MP4、MP5和NMOS管MN4、MN5以及二极管D2、D4组成,反相器(7)电路单元由PMOS管MP6和NMOS管MN6组成;
所述直流电源VDC2由直流电源VDC3和直流电源VDC3组成,其中直流电源VDC3的电压较直流电源VDC3的电压高;
兼容CMOS/TTL的低逻辑电平信号IN分别输入PMOS管MP1和NMOS管MN1、MN2的栅极;PMOS管MP1的源极接外接电源VDC1,其漏极与NMOS管MN1的漏极互连并接NMOS管MN3的栅极,NMOS管MN1的源极接地;PMOS管MHP1、MHP2的源极互连并接外接电源VDC3,PMOS管MHP1、MHP2的栅极互连并接外接电源VDC4;PMOS管MHP1的漏极接NMOS管MN2、MHN1的漏极和NMOS管MHN1、MHN2的栅极,NMOS管MN2、MHN1、MHN2的源极接地;PMOS管MHP2的漏极接NMOS管MN3、MHN3的漏极和NMOS管MHN3、MHN4的栅极,NMOS管MN3、MHN3、MHN4的源极接地;NMOS管MHN2的漏极接PMOS管MP7的漏极,NMOS管MHN4的漏极接PMOS管MP8的漏极;PMOS管MP8的源极接二极管D1的负极,并接PMOS管MP4、MP6和NMOS管MN4、MN6四个MOS管的栅极,还接PMOS管MP5和NMOS管MN5两个MOS管的漏极;PMOS管MP7的源极接二极管D3的负极,并接PMOS管MP4和NMOS管MN4两个MOS管的漏极,还接PMOS管MP5和NMOS管MN5两个MOS管的栅极;PMOS管MP4、MP5和MP6的源极接高端浮动电源VH;NMOS管MN4的源极接二极管D2的正极,NMOS管MN5的源极接二极管D4的正极;PMOS管MP7、MP8的栅极,二极管D1、D3的正极,二极管D2、D4的负极,以及NMOS管MN6的源极均接至高端浮动地VB;PMOS管MP6和NMOS管MN6的漏极互连,PMOS管MP6和NMOS管MN6的漏极与高端浮动地VB之间输出与兼容CMOS/TTL的低逻辑电平信号IN同步且同相的高逻辑电平信号Vout-V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5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血滋肾养生电腰带
- 下一篇:控制器、地址控制方法及使用其的总线数据传输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