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超薄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0496.3 | 申请日: | 200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于军胜;蒋亚东;王军;李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3/12 | 分类号: | H05B33/12;H05B33/14;H05B33/26;H05B33/20;H05B3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4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薄层 结构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1.一种具有超薄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透明衬底、阳极层、阴极层和设置在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的有机功能层,其中一种电极位于透明衬底表面,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以下组合层中的一种:
A、所述发光层为发出蓝光的荧光材料层和发出黄光的磷光材料层,在外加电源的驱动下,发出白光;
B、所述发光层为发出蓝光的荧光材料层和发出绿光的磷光材料层的组合层,在外加电源的驱动下发出青光;
C、所述发光层为发出蓝光的荧光材料层和发出红光的磷光材料层的组合层,在外加电源的驱动下发出紫光;
D、所述发光层为发出绿光的荧光材料层和发出红光的磷光材料层的组合层,在外加电源的驱动下发出黄光;
E、所述发光层为发出绿光的荧光材料层和发出蓝光的磷光材料层的组合层,在外加电源的驱动下发出青光;
F、所述发光层为发出绿光的荧光材料层和发出黄光的磷光材料层的组合层,在外加电源的驱动下发出黄绿光;
其中所述的发出黄光的磷光材料层、发出蓝光的磷光材料层、发出绿光的磷光材料层和发出红光的磷光材料层均采用超薄层结构,厚度不超过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超薄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功能层还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超薄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出蓝光的荧光材料层是芳香族二胺类化合物、星形三苯胺化合物、咔唑类聚合物、金属配合物、DPVBi、BCzVB、Perylene和BczVBi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芳香族二胺类化合物是N,N’-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或者N,N’-双(3-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所述星形三苯胺化合物是三-[4-(5-苯基-2-噻吩基)苯]胺或者m-TDATA,所述咔唑类聚合物是聚乙烯咔唑,所述金属配合物是BAlq。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超薄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发出黄光的磷光材料层、发出蓝光的磷光材料层、发出绿光的磷光材料层和发出红光的磷光材料层材料是基于Ir、Pt、Os、Ru、Rh或Cu的配合物发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4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