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短信过滤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50448.4 | 申请日: | 2007-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0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龙;尚明生;傅彦;周俊临;钟延辉;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Q7/22 | 分类号: | H04Q7/22;H04L12/5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利平 |
| 地址: | 61173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短信 过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的短信息处理技术,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在通信系统的短信服务中心对用户短信进行监管和过滤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催化了诸多增值服务的产生。短信作为移动通信的增值服务之一,在为人们提供价格低廉和便捷的通信服务的同时,滋生了大量以传播淫秽色情、商业欺诈、恶意诋毁以及商业广告等不良信息为目的垃圾短信。这些垃圾短信严重干扰人们生活、妨害社会安全以及造成网络拥塞,垃圾短信的监管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除了从立法层面加强对信息发布进行监管外,更重要的是要从技术层面探索垃圾短信有效的防范技术。
现有技术中,垃圾短信的过滤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短信服务中心的过滤方式,另外一种是基于用户手机的过滤方式。
基于用户手机的过滤方式,如2007年03月07日公开的,公告号为CN1929513A,名称为“一种短消息过滤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的短信过滤方法为:通过用户在手机上设置过滤敏感词;手机接收到来自短消息中心的短信并保存在内存中;手机根据敏感词对短信内容进行字符串匹配,如果有敏感词出现在短信内容中,则丢弃该短信,并向短消息中心发送成功接收消息;如果在短信内容中没有发现敏感词,保存该短信。但这种基于用户手机的过滤方式受手机处理能力、敏感词涵盖领域以及即时更新能力等方面的制约。
目前,对于垃圾短信的过滤还是主要依靠基于短信服务中心的过滤方式进行,如2006年01月25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为CN 1725874A,名称为“一种实现短消息业务的方法”,公布了一种过滤方式,该方法中用户在网络侧设置自身对应的短信过滤规则,在网络侧向接受方发送短信之前,网络侧根据接收方的短信过滤规则判断是否需要过滤该短信,如果是,则不发送该短信;否则,向接受方发送该短信。基于短信服务中心的过滤方式可以对短信中的敏感词进行有效地更新,因而是目前的主流技术,已经有大量成熟的产品推出,如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天清短消息监控系统、北京宏基联合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短信过滤系统SMS、成都西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SLMT短信监控系统、重庆瑞笛科技有限公司的Attractor VII-SMEYE短信息安全系统、深圳市正普信息有限公司的ZP-SM短信安全过滤系统等系统,以及中兴、华为、思科、朗讯、惠普等公司推出垃圾短信产品等。
另外,从短信的过滤技术,即垃圾短信的判定方法方面,主要是依据构成短信的文字本身进行判断,目前主要采用基于关键词或基于内容的垃圾短信过滤方法。
基于关键词的垃圾短信过滤是设置一些关键词,只要具有这些关键词的短信,就认定为垃圾短信,并予以滤掉,这种方法存在大量的查找运算以及漏判或误判等缺陷。
基于内容的垃圾短信过滤是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把短信自动分为正常短信和垃圾短信。目前用于短信自动分类的机器学习方法主要有朴素贝叶斯、SVM、KNN、人工神经网络、Winnow算法等。基于内容的垃圾短信过滤与基于关键词的垃圾短信过滤相比,其运算量更大。
采用这些方法过滤时,短信服务中心需要对短信进行逐条分析,才能判断是否是垃圾短信,因此处理的效率比较低。同时不管是基于关键词还是基于内容的垃圾短信过滤方法,都存在大量运算,这样会造成短信服务中心网络堵塞,其解决方法可采用放弃部分垃圾短信的过滤或延迟短信转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对短信进行逐条分析、处理效率较高的垃圾短信过滤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垃圾短信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给每个短信用户设置一个用户信任度;
第二步,根据短信用户的信任度,对经过短信服务中心的短信进行不同强度的抽样过滤,用户信任度越低,抽样强度越高,用户信任度越高,抽样强度越低,未被抽样到的短信作为正常短信予以发送,被抽样到的短信作为可疑短信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被抽样到的可疑短信,采用依据构成短信的文字信息确定短信是否是垃圾短信,如是,直接过滤掉,如果不是,认定为正常短信,予以发送;
第四步,依据短信用户短信发送情况,修改该短信用户的用户信任度,正常短信的发送量越大,垃圾短信的发送量越小,用户信任度就会提高,反之,则降低。
依据构成短信的文字信息判定是否是垃圾短信的过滤方法,主要有前述的基于关键词或基于内容的垃圾短信过滤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4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