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心环氧塑料板材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0122.1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常开明;蔡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多沐汽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63/00;C08K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心 塑料板材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板材及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行业的实心环氧塑料板材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中,不管是钣金零件还是塑料零件和总成组合件的检验模型,除少数用铝合金做工作型面之外,大部分是用糊状代木树脂做工作型面,这种糊状代木树脂以环氧树脂合成材料为基础材料,现有糊状代木树脂的弱点是:组织结构松软、耐磨性差、脆性大、寿命短。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新材料,逐步代替糊状代木树脂的另一种新材料——聚氨基甲酸酯塑料板材问世,其性能优良:韧性好、耐磨性高,易加工、组织致密,引起用户的极大兴趣,目前已经得到用户认可,用此材料做检验模型的用户也越来越多。但此材料为进口材料,价格高,成本大,不利于普及和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以环氧树脂为基础材料的实心环氧塑料板材及生产方法,这种塑料板材性能优良且成本低。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的:
本发中的实心环氧塑料板材,是以环氧树脂为基本原材料加工而成,其原材料还包括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填充剂、固化剂和破泡剂。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简称DBP,能降低体系的粘度,增加韧性;填充剂能增加塑料的刚性和强度;固化剂可以使产品在一定时间内固化成型;破泡剂能降低环氧树脂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排除环氧树脂内部的气体,是提高产品性能的关键材料。现在排除高粘度树脂中的气体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真空设备来抽真空,这种方法投资较大,耗能多;二是利用一种简单物质将树脂中的气体排出,这种方法最省事,其效果与机械法排气一样的结果。本发明正是采用第二种效果好、成本低、操作易的方法。
作为本发明中实心环氧塑料板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原材料的质量配比为:环氧树脂10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6——18份,填充剂90——110份,固化剂23——24份,破泡剂2——4份。
作为本发明中实心环氧塑料板材的最佳技术方案,所述原材料的质量配比为:环氧树脂10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7份,填充剂100份,固化剂23份,破泡剂3份。
所述环氧树脂的要求为:每公斤环氧树脂含4.1-4.7当量的环氧值,软化点12-20℃,挥发份≤1%。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选用室温变硬、尺寸稳定、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的环氧树脂,参照标准Q/320201NCT047。
所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要求为:密度1.044-1.048g/cm3,纯度99.5%。
所述填充剂为TZ-1Mgo.Si02填充剂,TZ-1Mgo.Si02是一种含水硅酸镁矿物粉末,其分子式为Mg3[Si4O10](OH)2,MgO含量为29%,SiO2含量为58%,H2O(水)含量为0.5%,粒度为400目,白度为85-90,参照标准GB615342-94。
所述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一环氧丙烷丁基醚加成物,型号为“CYDHD-593”,其胺值为700±20。
所述破泡剂为聚硅氧烷溶液,型号为“毕克530B”。聚硅氧烷溶液与低粘度油漆用的简单分子组成的破泡剂不同,它特别适合于高粘度树脂的脱泡,经试验证实,效果特别好,在实心环氧塑料板材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发明中实心环氧塑料板材的生产方法为:生产条件为:工作环境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50-65%;加工方法为:
(1)在成型模具的型腔内均涂一次离型剂(一般采用工业地板蜡),干燥15分钟后使用;
(2)在同一个容器内加入环氧树脂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填充剂,搅拌均匀至无任何颗粒为止,然后同时向所述容器内加入固化剂和破泡剂,搅拌均匀;
(3)将上述搅拌均匀的混合料倒入成型模具的型腔内,固化8小时后离型;
(4)将上述离型后的板材在65℃的温度下恒温保温3小时。
作为本发明中实心环氧塑料板材的生产方法的优选方法,每次成型板材的厚度以25mm为限,如果需要厚度大于25mm,则按上述方法分次加料直到达到规定厚度,在此过程中,后一次加料必须在前一次料完全变硬、冷却并对该料的表面进行严格的处理和清理后进行。按这种方法生产的实心环氧塑料板材质量更有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多沐汽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多沐汽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酥脆枣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餐厅使用电子菜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