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9625.7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周裕松;勾永梁;黄瑞阳;白云山;张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04 | 分类号: | C01C1/04;C07C31/04 |
代理公司: | 德阳三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292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重 密封 合成 塔内件 装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装配方法,适用于采用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生产合成氨或甲醇等生产装置。
技术背景
大型合成氨或甲醇生产装置的合成塔,体积庞大,如年产20万吨合成氨的合成塔,高度超过7米,其内件由触媒框外壳、触媒框、换热器组合构成,其中,触媒框被设计为上、中、下三段,下段触媒框与外壳是组合是式整体结构。三段触媒框段间通过连接环连接,依靠触媒框自身重力叠压密封。该结构虽可降低加工难度和便于装填触媒,但也带来新的问题,即对密封面的形位、尺寸精度要求都很高,而对于这种大尺寸的工件而言,加工工艺和装置都难于满足要求。由于连接环与触媒框外壳是分体结构,先分别加工,再组装焊接,故形位精度、尺寸精度不很高。由于触媒框筒体是由钢板卷制、铆焊而成,又因直径较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变形大,使该筒体下端部密封面呈波浪形,且该面的平面度也很差,导致触媒框倾斜,引起介质偏流。尽管倾斜角度很小,但由于合成塔高度超过7米,触媒框顶部偏心的绝对尺寸还是很大,介质偏流严重,降低装置的生产效率。如果在安装时将触媒框找正,与外壳同心,则底部的密封面又会出现间隙,引起介质泄漏短路,降低催化效果。可见,偏流、泄漏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顾此则失彼,不可兼得,用户只能择其一。
另外,因连接环的直径大,厚度薄,与触媒框外壳焊接时,容易变形,密封面不平整,也会引起介质泄漏短路,降低催化效果。
目前,各用户仍按照常规程序装配该合成塔内件,没有采取技术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的装配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装配方法,按顺序将触媒框外壳、中部触媒框、中部换热器、上部触媒框、上部换热器吊装于合成塔外壳内,各触媒框分别置于其对应的连接环上,其特征在于:在装入每一触媒框之前,都将其下端面加工成与连接环上端面基本吻合的密封面。
所述将触媒框下端面加工成与连接环上端面吻合的密封面包括步骤:
(1)将触媒框置于连接环上找正,使其与触媒框外壳同心;
(2)沿触媒框下端面周向划分出若干测量点,测量各测量点的间隙尺寸;
(3)根据测量数据加工触媒框下端面。
所述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①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加工量;
②用金属切削装置切削触媒框底部密封面;
③检验该加工面的形位、尺寸精度是否符合要求,若否,则继续加工,直到符合要求。
所述密封面垫有密封垫。
所述密封垫是柔性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触媒框底部密封面加工成与连接环适配的密封面,触媒框与触媒框外壳同心,介质不会偏流,生产效率高;密封面接触良好,且在密封面垫了柔性密封垫,密封良好,介质不会泄漏短路,催化效果好。用于合成氨,产量提高15%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的结构简图。
图2是触媒框与触媒框外壳的连接环间密封结合面的节点详图(即图1中I部分放大图)。
图中代号含义:1—上部触媒框外壳;2—密封垫;3—连接环;4—保温层;5—多孔板;6—中部触媒框外壳;7—中部触媒框;8—波纹分布器;9—触媒;10—换热器;11—合成塔外壳;12、13—热电偶套管;14—内多孔管;15—内集气管;16—换热器筒体;17—合成塔中心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装配方法之前,有必要先介绍合成塔的结构,以便容易理解本发明。
参见图1、图2:合成塔外壳11内共有上、中、下三段触媒框,图中示出是中段,它由触媒框外壳6、触媒框7组成,触媒框外壳6的内壁有保温层4,底部有连接环3,触媒框7置于连接环3上,二者间的配合面须密封良好,否则会发生窜气。
触媒框7内有波纹分布器8,上部有多孔板5,中心布置有换热器10,换热器10的筒体16上布置有内多孔管14和内集气管15,其余空间填充触媒9。另外,合成塔中心管17、热电偶套管12、13也竖直贯穿触媒框7。
本装配方法的要点是:按顺序将自重密封式合成塔内件装配于合成塔外壳内;在装入每一触媒框之前,都将其下端面加工成与连接环上端面基本吻合的密封面。
详细装配步骤是:
1.将触媒框外壳6(触媒框外壳已与下部触媒框装配、组焊成一个整体)吊装于合成塔外壳11内,方位按管口方位图,检测触媒框外壳6与合成塔外壳11间的环向间隙,将其调整均匀。
2.装配中部触媒框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96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