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旱地就地取水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9405.4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8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28 | 分类号: | E03B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旱地 就地 水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水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在旱地通过收集蒸发水、露水及小雨以解决 旱区群众基本饮用水的技术。
二、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所以每年都会出现数千万人饮水困难的局面, 为解决人们的饮用水,抽取地下水并不是上策,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地下水水位也会大 幅度下降。所以往往无水可抽,外地运水,却是远水难解近渴。由此造成旱区人民, 特别是旱区农民,不得不饮用水质极差的非饮用水,这必然严重威胁旱区农民的身体 健康。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旱地就地取水法,以解决旱地区人民,尤其是农民的饮水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针对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0℃的干旱地区,取一块面积不 小于20m2的聚乙烯塑料薄膜,用立柱将其展于长满青草的泥质地面之上,让薄膜的纵 向中心线的两端之间有40~50cm的高度差,相对低的一端距地面15~20cm,薄膜的 纵向中心线比薄膜两侧边缘低20~30cm,在悬空薄膜的周围再用薄膜封闭悬空薄膜和 地面之间的空间,并在悬空薄膜低端中心线下方的地面挖坑,将盛水容器置于坑中。
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如下显著效果:
1、在干旱地区,虽然在地面看不见水,然而在地面上方的空气中却隐含着大量的 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在夜间则会以露水形式,凝聚并附着在薄膜的上表面,这些露珠 彼此融合后会自然滚向薄膜的纵向中心线,再沿此中心线流入容器,若按1mm厚的露 水计,这块薄膜一夜就能收获20升的水;到了白天,强烈的阳光将迫使上层土壤中的 残留水份蒸发,并在薄膜的下表面形成水珠,当彼此融合后也会汇集在容器中,即使 按一个白天2mm厚的蒸发水计算,这块薄膜即能收获40升的水;若偶遇一场仅能打 湿地表的,强度仅5mm的、并无实用价值的小雨,则能达到收获到100升水的好效果。
2、用这种方法获得的水的水质远比塘中的水卫生,而且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 素,所以比纯水更适于饮用。
3、将悬空薄膜周围封闭,能确保蒸发水不流失并在薄膜的下表面凝聚,将悬空薄 膜固定在长满青草的地面上能比固定在无草地面上收获更多的蒸发水。
4、此法不仅投资少,操作也十分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9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