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泡桐巨枝扦插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9399.2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4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桐 扦插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桐栽培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针对直径大于4cm的泡桐巨枝的扦插技术。
二、背景技术
常规的泡桐枝的扦插,都是在泡桐树完全落叶后,剪取直径在2cm左右、长度在20~30cm的当年生枝条,将其2/3的长度埋入土中。采用这种扦插法产出的苗子十分细小,定植后需5年以上才能成林。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泡桐巨枝扦插法,使泡桐扦插苗定植3年即成林。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泡桐树春季萌芽前夕,在泡桐枝端芽苞尚未散开时,截取直径大于4cm的枝干,保留此枝干上相对较长的1个主枝,去除剩余的主枝和侧枝,然后在地上挖沟,沟长为枝干全长的90%,沟的底部呈一斜线,其中相对深的一端的深度为15~20cm,相对浅的一端的深度为3~5cm,将待扦插枝干置入沟中,让枝干的粗端处于沟的最深点,沿沟浇水后覆土,让枝稍露于地面,待发芽后,只保留相对壮实的一个芽苗,并于次年春季萌芽前夕起出定植。
采用上述方案后,能收到如下显著效果:
1、由于待扦插枝采用直径大于4cm的多年生巨枝,所以枝内贮存的营养十分丰富,使枝稍萌发的后劲十足,新稍生长的速度十分迅速。
2、由于扦插枝置于土中的表面积大于枝干全表面的90%,使扦插枝的吸水面积远远大于蒸发面积,这将促使枝稍芽苞的萌发时间比常规扦插法提早10天以上。
3、将水浇在覆土之前,不仅能大幅度减少浇水量,还能降低蒸发量并有利于枝干的透气。
4、由于泡桐扦插枝新根萌发能力特强,而本方案又为新根的萌发提供了大面积的着生点,这就为新稍的迅速生长奠定了强大的基础,所以本方案的巨枝新稍的生长速度甚至能超过同直径的,有着实生根幼树的生长速度。
5、将取枝时机选定在枝端芽苞尚未散开时,能使枝条中的营养贮存达到最高值,从而为扦插后枝条的萌发奠定了最好的营养基础。
6、为使材用泡桐树的主干挺直,所以冬剪时须对树冠作大幅度修枝,而修剪下的枝中大部分是巨枝,而本方案正好将这些巨枝利用起来,从而减少了林地垃圾的处理量。
四、具体实施方式
在泡桐树春季萌芽前夕,在泡桐枝端芽苞尚未散开时,截取直径大于4cm的枝干,保留此枝干上相对较长的1个主枝,去除剩余的主枝和侧枝,然后在地上挖沟,沟长为枝干全长的90%,沟的底部呈一斜线,其中相对深的一端的深度为15cm,相对浅的一端的深度为3cm,将待扦插枝干置入沟中,让枝干的粗端处于沟的最深点,沿沟浇水后覆土,让枝稍露于地面,待发芽后,只保留相对壮实的一个芽苗,并于次年春季萌芽前夕起出定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9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激光种子脉冲主振荡放大全光纤激光器
- 下一篇:生物医用β-钛合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