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三角胶、三角胶钢丝圈复合体及用缠绕法的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49301.3 | 申请日: | 2007-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3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蒙毅钊;许光明;秦明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30/48 | 分类号: | B29D30/48;B60C15/04;B60C15/06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兰 |
| 地址: | 541004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三角 钢丝 复合体 缠绕 生产 方法 | ||
1、轮胎三角胶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钢丝圈(1)固定于工作台上;
2)使用胶料挤出机将三角胶胶料挤出制备为所需的胶条;
3)将胶条以一侧边贴到轮胎钢丝圈(1)径向外表面、另一侧边径向外展的方式沿钢丝圈(1)缠绕一圈;
4)在已缠好的第一圈胶条的基础上进一步径向外展地缠绕第二圈胶条;
5)按照步骤3)所述方式继续缠绕胶条,直到处于径向最外端的胶条的径向外侧边到钢丝圈(1)径向外表面的距离等于三角胶要求的高度;此时,形成第一层三角胶层(2);
6)在第一层三角胶层(2)的基础上缠绕第二层三角胶层(2);
7)与第一层三角胶层(2)缠绕时胶条逐圈径向外展地缠绕方式相反,第二层三角胶层(2)缠绕时,胶条逐圈径向内收,第二层三角胶层的胶条的贴于第一层三角胶层(2)的上表面;且第二层三角胶层的外径相对于第一层三角胶层(2)的外径径向内收;第二层三角胶层(2)的内径处的胶条的侧边贴于轮胎钢丝圈(1)径向外表面;
8)往复径向外展,径向内收地逐层缠绕胶条,且三角胶层(2)的外径按三角胶要求的斜度逐层径向内收,直至达到三角胶要求的厚度,则得到所需三角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午线轮胎三角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层三角胶层(2)或每一层三角胶层(2)的相邻的两圈胶之间相互搭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三角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层三角胶层(2)的径向最内侧的胶条,均以其径向内端面固定于钢丝圈(1)径向外表面上;
或至少一层三角胶层(2)的径向最内侧的胶条的径向最内侧的胶条,以其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径向内侧固定于钢丝圈(2)径向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三角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三角胶层(2)中各圈胶条间的接缝或搭接处相互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三角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为连续胶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三角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的横截面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三角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胶条的宽为30~80mm,厚为3~6mm。
8、三角胶钢丝圈1复合体,包括钢丝圈(1)和轮胎三角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三角胶本体由外径逐层径向内收的三角胶层(2)构成,且至少一层三角胶层(2)由两圈或两圈以上胶条圈(3)构成,每一层三角胶层(2)的径向最内侧的胶条圈(3)的径向内侧边贴于轮胎钢丝圈(1)径向外表面,其他各圈胶条圈(3)沿钢丝圈(1)的径向逐圈外展;第一层三角胶层(2)的径向最外端的胶条的径向外侧边到钢丝圈(1)径向外表面的距离等于三角胶要求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角胶钢丝圈复合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层三角胶层(2)相邻的两圈胶条之间相互搭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三角胶钢丝圈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每一层三角胶层(2)的径向最内侧的胶条,均以其径向内端面固定于钢丝圈(1)径向外表面上;
或至少一层三角胶层(2)的径向最内侧的胶条以其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径向内侧固定于钢丝圈(1)径向外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三角胶钢丝圈复合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三角胶层(2)中各圈胶条间的接缝或搭接处相互错开。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三角胶钢丝圈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为连续胶条。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三角胶钢丝圈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的横截面为矩形。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三角胶钢丝圈复合体,其特征在于:胶条的宽为30~80mm,厚为3~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93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空增力树枝剪
- 下一篇:碳化硼原料预处理方法及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