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微波技术提取秸秆中钾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8312.X | 申请日: | 200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9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安莲英;唐明林;冯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D3/00 | 分类号: | C01D3/00;C01D5/00;C01D7/00;C01D9/00;C01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技术 提取 秸秆 方法 | ||
技术领域: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从土壤中吸取的钾肥,很大比例存在秸秆中。而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一种废料,其中含有大量的钾资源有必要回收利用。本发明涉及的是对农作物废料秸秆中钾的回收方法。即在微波处理下秸秆中的K+溶于溶浸液中,用离子交换树脂或无机离子交换剂吸附提取液中的钾,选用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等溶液淋洗解脱树脂或离子交换剂上的钾,蒸发浓缩解脱液,结晶得到各种钾盐产品。本方法既可用于稻草、玉米、小麦秸秆中钾的提取,又可用于竹子、树木类物质中钾的提取,同时用于造纸行业中,回收造纸所用木材、竹子、秸秆等原料中的钾。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钾资源匮乏的国家,每年工农业生产所需的钾产品近500万吨,其中50%从盐卤中提取,约一半需从国外进口。与此同时,施入土壤的钾肥被作物吸收后,大部分富集在作物秸秆中,随着农作物的收割不断的被带走,造成土壤钾素逐渐亏缺,施肥需求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作物秸秆,是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具有分布广、资源量大的特点。具资料报道,稻秆、麦秆和油菜秆中钾含量分别达到1.89%、1.18%和1.94%,甘薯、马铃薯秸秆含钾量可达3%以上。目前秸秆中钾的回收利用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燃烧后还田,虽能解决钾资源的回收问题,但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种是直接还田,由于秸秆中钾析出速度缓慢使得其中钾不能很好被植物吸收,同时大量的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带来不良影响。有资料报道将秸秆用作燃料的热化学转化中,秸秆中的钾、钠等碱金属将热解析出,造成受热面玷污、污染以及炉内结渣、聚团等一系列问题,事先分离提取其中的钾等碱金属元素,对秸秆热化学转化也是有利的。然而,从秸秆中提取钾技术未见报道。
从秸秆的组织结构分析可知,秸秆中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的复杂结构与纤维素和纤维素之间形成的结晶性纤维素使得秸秆的破坏有一定难度。秸秆提钾技术的关键在于寻找有效的处理秸秆的方法,最大限度合理有效的溶解秸秆中所含的钾。然而,在现有的国内外文献中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秸秆中钾进行有效溶浸提取的方法。该方法既可用于稻草、玉米、小麦秸秆中钾的提取,又可用于竹子、树木类物质中钾的浸提。
对于由纤维素和木质素以及纤维素和纤维素之间形成的结晶性纤维素构成的结构相当稳定秸秆,除可经常规的高温灰化处理使其结构破坏得到相应的无机金属离子外,试验显示,通过一定的溶浸剂以微波消解形式,促使秸秆中钾溶解在溶浸剂中,可以达到破坏其原有组织结构,从而使本发明所需的钾盐被溶解于溶浸液中而达到回收目的。溶浸剂可以是水或含有无机酸或盐、有机试剂的水溶液。
因此本发明采用能破坏秸秆结构的微波消解方法使其中钾溶于溶浸剂而达到提取钾的目的。
可以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而作为溶浸剂的无机盐或酸和/或有机类化合物成分很多,选择时除考虑经济因素外,还以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化合物为优选。
本发明通过实验考察了水、硝酸、盐酸、高氯酸、等溶液对秸秆的增溶作用,本发明所说的溶浸剂,对上述可供选用的多种溶浸剂成分,既可以只采用单一成分的组成形式,也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成分混合组成的形式,可以根据秸秆具体成分和情况而定。试验显示,不同的溶浸剂成分的溶浸效果上表现有所不同。水、硝酸、盐酸、等若干无机溶液对成都东郊的稻草秸秆的增溶作用的试验显示,钾的溶出率均可达到85%以上,其中以水、硝酸的增溶效果最好,分别达到89%和92%。由于硝酸具有氧化性,会加速植物纤维氧化溶解在溶浸剂中,增加后期分离难度,且易腐蚀设备,对水而言,除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外,还具有无毒、价廉、对秸秆后期处理影响小的特点,是优良的溶浸剂。
通过进一步实验室实验,提出了微波消解秸秆和离子交换提取钾技术路线及工艺条件,即以水为溶浸剂,微波消解秸秆,阳离子交换树脂或无机离子交换剂提取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8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轮牵引永磁发电机
- 下一篇:输电线路自动感应式驱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