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光源激振测振谐振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48184.9 | 申请日: | 2007-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9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梁;王向朝;刘英明;王少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D5/26 | 分类号: | G01D5/26;G01H9/00;G01H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 地址: | 2018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激振测振 谐振 传感器 | ||
1.一种单光源激振测振谐振传感器,包括由第一驱动电源(1)驱动的带有温度控制器(2)的光源(3),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源(1)为光源(3)提供直流驱动电流和正弦交流驱动电流;沿光源(3)发射光前进方向依次放置隔离器(6)、耦合器(7)及准直器(8);准直器(8)出射光方向设置一谐振器(11);与第二光电转换器(12)的输出端连接的是第二前置放大器(13);与封装在光源(3)内部的第一光电转换器(4)的输出端连接的是第一前置放大器(5);信号处理器(14);信号监视器(15);所述的光源(3)和隔离器(6)由第一段光纤(301)相连,所述的隔离器(6)和耦合器(7)的第一端口由第二段光纤(701)相连,所述的耦合器(7)的第二端口和准直器(8)由第三段光纤(702)相连,耦合器(7)的第三端口和第二光电转换器(12)的输入端由第四段光纤(703)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准直器(8)上固定有由第二驱动电源(10)驱动的正弦相位调制装置(9),所述的第二前置放大器(13)的输出端、第一前置放大器(5)的输出端和第二驱动电源(10)的交流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信号处理器(14)的三个输入端(14a)、(14b)、(14c)相连,该信号处理器(14)的输出端与信号监视器(15)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源(10)输出的正弦交流驱动电流的频率ω大于第一驱动电源(1)输出的正弦交流驱动电流频率ωc的两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光源激振测振谐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3)是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并且其内部封装了第一光电转换器(4),所说的第一光电转换器是一光电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光源激振测振谐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弦信号调制装置(9)是由第二驱动电源(10)驱动的固定在准直器(8)上的压电陶瓷,所说的压电陶瓷使准直器(8)在其出射光方向上产生正弦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光源激振测振谐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光电转换器(12)是光电二极管或者光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光源激振测振谐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处理器(14)的构成包括除法器(1401)、乘法器(1402)、低通滤波器(1403)和单片机(1404),除法器(1401)的第一输入端(D1)和第二输入端(D2)即信号处理器(14)的输入端(14a)和(14b);除法器(1401)的输出端与乘法器(1402)的第一输入端(M1)相连;乘法器(1402)的第二输入端(M2)即信号处理器(14)的输入端(14c);乘法器(1402)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器(1403)的输入端相连接;低通滤波器(1403)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404)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1404)的输出端直接与信号监视器(15)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光源激振测振谐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1404)具有对输入信号求解反正弦函数的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81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