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生成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47589.0 | 申请日: | 200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5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鹏;刘富强;王新红;钱业青;徐尚志;宋春林;王平;徐超;朱文红;孙斌;赖培源;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9B29/00 | 分类号: | G09B2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 地理信息系统 生成 方法 | ||
1.一种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数字地图分层:根据地物的地理信息,将数字地图分为点层、线层和块层三类;
结合其属性信息,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图层,分别绘制当前分辨率下的各个图层;
叠加各图层获得最终完整的数字地图,
图层数据组织:为每个图层建立一个与之对应的包含了该图层的地理信息和地物所共享的属性信息的数据结构,地图数据分为点结构、线结构和块结构,分别表示不同的地物;
绘制双向道路:以原始的道路物理数据作为道路的中心线数据,添加上下行车道距离道路的中心线的相对偏移量,并根据当前分辨率实时地计算出道路在客户区的真实坐标以绘制出双向道路;
绘制交通信息层:根据道路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不同,以若干种颜色表示各路段的拥堵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数字地图分层细分为11个图层,包括背景图层、主点层、次点层、水系层、主绿地层、次绿地层、快速干道层、主干道层、次干道层、支路层和路名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图层数据组织中,点结构用于表示的地物包括政府机关、商店、医院、学校、居民区和标志性建筑;线结构用于表示的地物包括道路、隧道和桥梁;块结构用于表示的地物包括绿地和公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五种颜色绘制不同平均速度的路段,直观地显示各路段的拥堵状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交通地理信息显示于屏幕,每隔八分钟刷新一次屏幕,实时地显示各路段的拥堵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75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