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遮阳伞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7440.2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毓秀;施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毓秀;施国兴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遮阳伞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一种遮阳伞的结构,特别涉及对停泊汽车使用的一种遮阳伞结构。
(二)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停泊在露天的汽车被强烈阳光的照射而使车厢内温度急剧上升,使乘、驾人员在车辆暴晒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无法立即进入乘坐,必须较长时间地空启动,即开启发动机,打开汽车空调,待温度降下后才能乘坐使用。这种状况,既耽误乘坐人的时间,又大量消耗汽油能源,是所有驾驶乘坐人在夏日头疼烦恼的事。如何使停泊的车辆内,在阳光直射下减少温度急剧上升,成为所有有车族、驾驶员、乘坐人共同迫切想解决的烦恼,也是国家、政府为了减少汽油能源的浪费,急于解决的重大课题。
顺应形势和潮流,人们纷纷设计开发出了各式汽车遮阳伞。
国家专利ZL2003201203104,它主要由伞面、安装伞面的伞杆以及在安装伞面的伞杆对应端装有的吸盘固定底座组成;国家专利ZL012629863,一种遮阳伞防盗固定装置,是配合轿车而实施,它由伞柄、真空吸盘和锁具组成,拉杆一端固定在吸盘胶垫内,另一端与手柄铰接,伞柄通过锁具套接在吸盘座的连接杆上,伞柄底部对应真空吸盘手柄设有定位凹槽。国家专利ZL992161215,公开了一种汽车凉伞,包括伞面、伞柄、伞架,伞柄的末端插接在吸盘座上,吸盘座可吸附在车顶上,伞面四个角的伞架分别连着一固定绳,固定绳的另一端连接一吸盘块,该吸盘块可吸附在车上。使用时可方便地将汽车凉伞放置在车顶上,以实现遮雨遮阳。
现有技术的共同特点是将一把伞插固定在吸盘上,吸盘用磁性或真空吸盘形式吸附在汽车顶部,这样的结构,虽然可以阻挡阳光的照射,降低一些车辆内部的温度,但是,一把较大面积的遮太阳伞仅由一个支点固定在车顶上,受力状态很差,不容易稳固,稍受侧向的风、力便会在360度方向摇摆倾斜。况且,由于车顶离地有一定高度,将单把伞用真空或磁性吸附在车顶中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借助脚下垫高等措施是较难操作和实现的,因此,在太阳底下使用者烦琐、化时间地垫脚、支撑,实用性很差,至今没有很好地产业化,没有很好地被实施。
而且所有现有技术均将伞固定在车顶部,一般而言伞面离地高度将偏高,整体稳定性不好。且难以装、卸吸盘等操作。现有技术均将伞固定在轿车顶部,而车顶部是金属壳体,一般较好的车或新车都不会愿意在油漆部位放置或吸附物体。
在公开的众多汽车遮阳伞结构中有一款,中国专利号200520042874.X《轿车遮阳伞》特别受到大众的欢迎,它是由两把伞组成的一把大伞,两把伞的伞面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像一倒扣的船形,具有很大的遮阳面积,而且两把伞的伞杆固定在两只负压吸盘的吸盘壳上,两只负压吸盘又分别以高负压牢固地吸附在汽车前后的车窗玻璃上,一把硕大的遮阳伞稳稳地支撑在汽车车厢顶部,取得了理想的遮阳效果,深受汽车拥有者的欢迎,该遮阳伞结构在汽车遮阳领域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
但是,该技术方案通过实践也有不足之处。虽然该技术的吸盘从其它方案吸附在车厢顶部移到了前后车窗上,高度很大程度地得到降低,一般不需要像某些现有技术中在吸附吸盘时需垫小凳子,减少了麻烦,然而当一些身材偏小的驾驶员,尤其女性,即使移到前后车窗上,由于需吸附在车窗左右对称的中央部位,身体受车头或车尾的阻挡,吸附时仍有些不自在,有些勉强,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使用,也使得一些身材偏小的女性没有使用汽车遮阳用具。
市场提出了新课题,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拟提供一种汽车遮阳用具,即使身材偏小、矮小的人员也能自如方便地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如此来实现的。
一种汽车遮阳伞,包括汽车左右两侧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两根呈丁字状伞杆的下端插入连接于两个橡胶真空吸盘,两个橡胶真空吸盘分别吸附在汽车左右两侧的车窗玻璃上;
两根伞杆上方的横杆互相平行形成呈矩形的伞顶面,伞顶面由前和后分别向下倾斜延伸形成前伞面和后伞面,在左侧和右侧,由伞顶和前、后伞面分别形成呈梯形的左伞面和右伞面。
本技术方案,由两根呈丁字状伞杆通过橡胶真空吸盘分别吸附在汽车左右两侧的车窗玻璃上,将汽车伞的伞顶向两侧绷紧,形成一个坚挺的矩形伞顶面,向前后展开前伞面和后伞面,遮挡前、后车窗玻璃,同时,两侧的左伞面和右伞面向下垂,遮挡两侧车窗玻璃,避免太阳光从前后左右车窗照射进车厢而升高汽车车厢内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毓秀;施国兴,未经周毓秀;施国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74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