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枝莲总黄酮及其在制备抗流感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7257.2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7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扬;李幸慰;黄海;盛德鑫;周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539 | 分类号: | A61K36/539;A61K31/352;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31/16;C07D31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枝莲总 黄酮 及其 制备 流感病毒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抗流感病毒药物,具体涉及半枝莲总黄酮及其在制备抗流感病毒药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半枝莲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Scutellaria barbate的干燥全草,主产于我国的江苏、江西、福建、广东等地,资源比较丰富。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二萜及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多糖,还有丰富的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等。传统中医认为半枝莲性辛、苦、寒,入肺、肝、肾,功效清热解毒、化瘀利尿,主治虫蛇咬伤、疮肿肿毒、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跌打损伤。半枝莲在中医中已被广泛应用,有关半枝莲的成分以及药理活性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半枝莲在解热、抗癌、护肝、免疫调节、抑菌、抗衰老等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作用。王刚等采用小鼠腋下接种肿瘤细胞法测定了半枝莲醇提物的抗肿瘤活性,表明半枝莲醇提物对移植性肿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有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王刚,董玫,半枝莲醇提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2:9)。谢珞琨等研究表明半枝莲乙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人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使K562细胞出现凋亡所具有的形态学及生物化学特征,同时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谢珞琨,邓涛,半枝莲提取物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2))。
国外研究者发现,从半枝莲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物质能有效抑制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综观国内外的报导,均未见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e)的干燥地上部分的总黄酮提取物抗流感病毒药效及用其制备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半枝莲总黄酮及其在制备抗流感病毒药物中的新用途.
本发明所述的半枝莲总黄酮是从我国产的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地上部分(药材中文名称:半枝莲,Scutellariae barbaae,Herba)分离提取得到总黄酮提取物,经质谱和13C、1H测定,证实所述的半枝莲总黄酮提取物含有效化学成分5,7,4′-三羟基黄酮(芹菜素),其化学结构如下:
所述总黄酮提取物经体外细胞模型和体内动物模型试验后,证实其具有很强的抗流感病毒活性。
所述总黄酮提取物可进一步制备抗流感病毒药物,制成胶囊,片剂,颗粒和针剂等剂型。所述有效组分芹菜素也可制成胶囊,片剂,颗粒和针剂等剂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提取半枝莲总黄酮:
取中药材半枝莲,用50-80%酒精提取,浓缩,石油醚萃取,水相部分上D-101大孔树脂,用水和酒精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经镁粉/盐酸检测,收集黄酮含量高的部分,浓缩至干得固形物即有效部位产物,有效部位产物收率达1%以上,其中总黄酮含量超过50%。经生物活性检测,所述的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抑制流感病毒的活性。
具体提取及结果涉及:
浸提:生药重量1000克
浸膏131克 收率:13.1%
大孔树脂分离:
重量17.7克 收率1.77%
总黄酮含量57.5% 总黄酮收率1.0%。
2)结构鉴定
经质谱和13C、1H测定,证实本发明提取物半枝莲总黄酮含有化学成分5,7,4’-三羟基黄酮(芹菜素),其化学结构如下:
经生物活性检测,所述的芹菜素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流感病毒的生物活性。
3)半枝莲总黄酮对流行型感冒病毒抑制实验
(1)实验采用96孔板,细胞系为狗肾传代细胞(MDCK),病毒为H1N1甲型流感病毒(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每孔加100TCID50病毒,5%CO237℃吸附2小时后,加入所述的总黄酮提取物,72小时后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结果显示:
TC50=150μg/ml,EC50=37.5μg/ml,TI=4。
(2)芹菜素体外对流行型感冒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结果显示:
TC50=50μg/ml,EC50=8.5μg/ml,TI=5.88。
(3)半枝莲总黄酮体内抗流感病毒活性动物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7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耕播种机驱动地轮仿形支架
- 下一篇:一种虹膜分离钩